【王琦 朱汉民】屈子书院:爱国忧民 修远求索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0-10-20 00:54:42
标签:屈子书院

屈子书院:爱国忧民 修远求索

作者:王琦 朱汉民(作者分别为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湖南汨罗屈子书院院长、中国书院学会会长)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八月三十日壬辰

          耶稣2020年10月16日

 

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是为了纪念与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而建立的祭祀、讲学与培养人才的场所,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又名汨罗书院、清烈书院、屈原书院等。

 

千年书院弦歌不绝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满怀孤愤,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汨罗先民们感佩屈原爱国忧民之精神,为其立祠,“汉末犹存”。《湖广通志》云:“汨罗庙在汨罗江上,祀楚屈原。《水经注》:‘罗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太守程坚碑记在原庙。’”可见屈子祠至少在汉代就已修建。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等职,并被封为昭灵侯、忠洁侯,故屈子祠又有屈原庙、汨罗庙、昭灵侯庙、忠洁侯庙、三闾庙、三闾大夫祠、屈原祠等不同名称,中间虽经战乱屡次被毁,但在唐、宋、元、明、清等诸代均多次重修,历代香火不断。

 

宋祥符年间,在汨罗庙东始建汨罗书院,承担起培养人才、教化乡民、纪念先贤等任务。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屈子祠与书院也相应更名为“忠节清烈公庙”与“清烈书院”。《湘阴县图志》曰:“《通志》载元至元(1335—1340)间茶陵张希辙充湘阴清烈书院山长,元封屈原清烈公,书院亦以为名。”茶陵举人张希辙是书院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山长。又据元致和元年(1328年)湘阴知县刘行荣《重建忠洁清烈公庙记》载,“古唐孙侯天才元质来继守,庙东仍创斋居,出其赢余贸田三十六亩,州士彭翼飞又输私田五百益之”,可见书院仍建在庙东。

 

明代屈子祠复名汨罗庙,书院亦随之更名为汨罗书院。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书院随同屈子祠搬迁到汨罗玉笥山。清咸丰甲寅(1854年)曾毁于兵。同治年间,当地富绅欧阳博吾见“玉笥山有书院遗址,群谋拓其祠之地以为兴学计”,捐钱千贯修复屈子祠山门,并在祠东新建了教室和庖厨,书院同时被恢复。1926年欧阳博吾后人欧阳淑回乡,利用屈子祠和书院旧舍,创办了私立汨罗初级中学,并从祠产中拨谷700石,于祠西新建教室和办公用房。新中国成立后,在屈子祠内创办了湘阴县第二十三完全小学,后改为屈子祠完全小学。

 

屈子精神与日争光

 

汨罗是屈原晚年行吟栖息之地、魂归之处。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政的崇高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汨罗人。

 

先民们在屈原投江之日“命舟檝以拯之”“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的风俗,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端午吃粽子插艾叶、龙舟竞渡等社会习俗与传统节日。至今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汨罗屈子祠及屈子书院的建设,则又为人们祭祀屈原、传承屈子精神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文化地标。这里不仅走出了明代治世能臣夏原吉,明宣德年间为守城全家十八口同日捐躯的谅山知府易先,清雍正五年进士孟启谟,而且也是清代名臣郭嵩焘、开国元勋任弼时、文艺名家杨沫、白杨、康濯的故乡。

 

同时,屈子祠与屈子书院所承载、传承的屈子精神,从古至今引来了贾谊、司马迁、颜延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贯休、文天祥、郭嵩焘、左宗棠、郭沫若、毛泽东等凭吊缅怀,他们或追古思今感时伤怀,或寄寓经世济民之情,留下了大量的吊屈原赋、祭屈原文等诗文作品,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们,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敢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湖南在近现代中国史上,仁人志士辈出,很大程度上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长期感召与浸润的结果,体现了屈子精神对湖湘人格建构与湖湘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书院重建生机焕发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2009年12月,中央领导同志亲临汨罗屈子祠视察,提议重建屈子书院。复建后的屈子书院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北麓,将湖湘风土建筑、《楚辞》意境意象与楚地特色的纹饰、色调、图腾等元素有机结合,采取了湖湘传统院落东、中、西三路式的布局,由牌坊、求索堂、沅湘堂、藏骚阁、清烈堂、众芳阁等19个单体建筑组成,是中国目前体量最大的穿斗式偶数开间的全木结构仿古建筑,与屈子祠、汨罗江、玉笥山等自然人文景观融合成为屈子文化园的有机整体。

 

屈子书院现已逐渐恢复其三大功能。一是讲学功能。以“屈子书院讲坛”为载体,秉承屈原的求索精神与爱国精神,倾力打造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公益性学术讲坛,深入挖掘屈子文化与湖湘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国内外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的优秀力量。二是展示功能。在屈子书院的西厢阆风厅、质正堂、椒兰堂等建筑群,集中展示了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作品;书院东厢的众芳阁、清烈堂等建筑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播放屈原浪漫千古的短片、全国屈原庙(祠)时空分布以及汨罗端午文化、民情民俗。三是藏书功能。以藏骚阁为载体,收集国内外屈学研究、楚辞研究等各类文献资料与研究专著,为全国屈学研究与诗词交流提供学术资料。

 

屈子书院,这座承载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地标,在21世纪的今天,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理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