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凤英】吴钩:穿越回宋朝,想劝“背诵默写天团”文章写短点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0-07-31 22:59:30
标签:背诵默写天团

吴钩:穿越回宋朝,想劝“背诵默写天团”文章写短点

作者:段凤英

来源:“深港书评”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初十日甲戌

          耶稣2020年7月30日

 

 

 

今年4月,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让从未在影视戏剧作品中当过主角的宋仁宗着实“火”了一把。许多人发现,这位被遗忘的“平庸之主”不但是一位有才情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广开言路的明君。在宋仁宗朝,涌现了诸多流芳百世的文人才子,比如被网友们笑称为“背诵并默写天团”的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但为何千百年间,宋仁宗都成为了故事的“背景板”?历史上的宋仁宗是怎样一个帝王、丈夫、父亲?他如何与士大夫们共同治理天下?

 

 

 

▲演员王凯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扮演的宋仁宗

 

7月25日下午,著名宋史研究者、历史作家吴钩做客深圳本来书店·南馆,携新书《宋仁宗:共治时代》带来了一场题为《宋仁宗的后宫与朝堂》的分享会。分享会开始前,《晶报·深港书评》记者还专访了吴钩,请这位“天下第一宋粉”谈谈他所发现的“另类”宋仁宗。吴钩认为,宋仁宗之所以在后世印象中显得没什么存在感,因为与许多开国皇帝相比,他看起来没什么雄才大略,也没有出彩的、可供后世编造的经历,他终生困守京城,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宋仁宗的后宫与朝堂都可以用“不自由”来形容:后宫里,他不能如自己所愿,为所爱之人予其无尽宠爱;朝堂上,他处处受掣肘,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也正是因为他的万事不自由,才造就了宋朝空前的繁荣。

 

 

 

《宋仁宗:共治时代》

 吴钩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0年4月

 


第15期说书者说说宋仁宗

 

才子辈出让宋仁宗黯然失色

 

《宋仁宗:共治时代》是吴钩“说宋”系列的第4本书,与此前系统介绍宋朝文明的主题不同,该书是吴钩第一次为宋朝皇帝立传。之所以会为在诸多文艺作品里只是“打酱油”的宋仁宗立传,吴钩表示,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2020年是宋仁宗诞辰1010周年,在今年出版这本他的个人自传会更有纪念意义;其次,宋仁宗是他最尊崇、最佩服的皇帝。

 

“从宋仁宗个人角度而言,他是比较宽容、仁厚的一位皇帝。他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本性善良,不那么强势,对敢于批评他的人都很包容,甚至显得有些懦弱,如果他残暴、刻薄一点,就会有很多人受到伤害;此外,仁宗皇帝治国理政有一套让人佩服的体系,即‘任宰辅,用台谏’,他将治理国家的权力委托给宰相领导的政府来治国,而为了制衡宰相,则将监督、制衡的角色交给台谏。如此一来,皇帝本身在这套系统里就较为超然,权力也能达到均衡,这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状态;另外,仁宗在位40多年间,人才辈出,就像被网友称为‘背诵并默写天团’的这些名人,他们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政治家。仁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多这样的士大夫时期。”除了牛人辈出,仁宗朝的科技表现也十分优秀,比如四大发明的司南、火药、印刷术,虽然有些此前已经出现,但大规模应用推广却是在宋仁宗朝。吴钩认为,这既是他佩服宋仁宗的原因,也是如今人们应该去认识仁宗的方向。

 

而回过头来深究宋仁宗之所以在近现代人们的话题里,显得那么“平平无奇”的原因,吴钩解释,这不仅与人们一直以来对宋朝的评价比较低有关,也与宋仁宗本人相关。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北方契丹等政权的欺压,宋朝总是被认为比较屈辱、甚至积贫积弱的,除了开国的宋太祖之外,人们普遍会认为包括宋仁宗在内的这些守成的君主没有作为,他们的形象远不如历史上那些诸如秦皇汉武般开疆拓土、拥有丰功伟绩的君主;另一方面,宋仁宗的个人性格比较平庸、没有什么特色,而他的时代优秀的人物太多了,两相辉映,就显得宋仁宗黯然失色,完全被掩盖了。

 

 

 

▲宋仁宗坐像

 

“不自由”的丈夫与父亲

 

与杀伐果断的帝王不同,宋仁宗一生被左右掣肘,从朝堂到后宫,他行事处处“不自由”。这种不自由除了遵从政治体系的治理法度外,也与宋仁宗自身的性格相关。追溯仁宗的成长轨迹,吴钩表示,按如今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来看,仁宗皇帝一生优柔寡断、没有魄力的性格与从小受到较多的管束脱不了干系。仁宗皇帝在出生以后便与生母分离,抚养他的是刘太后,后者从小对他要求很高。而宋真宗过世较早,陪伴仁宗童年时间最长的便是刘太后,加之后来在仁宗继位时她垂帘听政多年,事实上,刘太后在仁宗皇帝一生中也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或许这也直接铺就了仁宗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皇帝,不自由的底色。

 

后宫家庭生活里,不管是婚姻爱情还是儿女亲情上,宋仁宗均不能如自己所愿。吴钩提到,仁宗一生有两位皇后,但都不是按照他自己意思所立。第一位皇后姓郭,是亲政之前刘太后为他立的,仁宗没有选择权力。在此之前,他曾喜欢过一位美丽的王姓商人女子,却遭到太后的极力反对,认为长得太妩媚妖艳的人立为皇后“非王朝之所幸”。仁宗皇帝对这位郭皇后没什么感情,因为是刘太后强塞过来的,且这位皇后性格也不讨喜,霸道、好嫉妒、惹是生非。所以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仁宗就把郭皇后废掉了。

 

那立新后能否如仁宗皇帝自己之意呢?并没有。此时,他又看中了一名陈姓女子,也是一名商人的女儿。但因为陈姓女子出身商人家庭,满朝士大夫认为商人是末流,地位低下,商人女儿无法母仪天下。最后,士大夫为仁宗皇帝选择的皇后是名门出身、端庄得体的曹氏。但仁宗皇帝始终与这位曹皇后没有感情,彼此一辈子相敬如宾,更像是共同统治王朝的同僚。后来,宋仁宗在中年时候才遇到一生挚爱的张贵妃(死后被追封为温成皇后)。吴钩指出,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张贵妃形象与历史记录并不相符。剧中的贵妃刁蛮、骄纵,让仁宗很有新鲜感,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张贵妃是一个善解人意、小鸟依人的女人。为了张贵妃,宋仁宗甚至动过想废掉曹皇后,立张氏取而代之的念头。但此举再一次遭到了士大夫的激烈反对,最后以计划流产告终。

 

甚至在处理女儿福康公主徽柔与驸马李玮不幸的婚姻之时,仁宗也不得不听取如司马光一样的谏官的进言,而不能单纯以父亲的角色来偏袒女儿。提到徽柔公主,针对此前电视剧《清平乐》播出时,网友热议的徽柔与陪嫁过去的小内侍梁怀吉的关系,吴钩解释,他们的关系的确很好,但史料里并未记载这是爱情,“到底是不是爱情,我觉得很难说,他们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从心理上肯定有互相依赖的感情。但至于爱情,我觉得没有必要想象的那么狗血”。

 

从后宫生活来看,虽然宋仁宗贵为天子,婚姻爱情、儿女情感却不自由,甚至还不如普通老百姓。吴钩补充,仁宗的婚姻始终都是“包办婚姻”,先是刘太后为他包办,再是满朝大臣。由此看出,宋朝的皇帝并不能为所欲为,甚至是个人的婚姻都无法自主。

 

 

 

▲吴钩在分享会现场

 

把更大的历史舞台留给士大夫

 

宋仁宗的优柔寡断看似与世俗中的皇家气质不符,但吴钩认为,这种性格对于皇帝来说,却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样就做不到个人独裁,皇帝对皇权的运用也没法做到皇权独裁、皇权专制。宋仁宗生性就是决定一件事时不会一个人独断,而是让大家去讨论,将决断权交给士大夫。也因此,仁宗深谙“任宰辅,用台谏,守法度”的“为政之要”,这被宋人高度称赞,并被后世的士大夫们尊为“仁祖之法”。

 

在后宫家事上不自由,朝堂之事就更不必说。运用宰相机制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宋太祖开国之初便定了基调。在宋代的政治机制中,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尊贵的元首,是不直接插手具体事务的。真正处理国家政务的是宰相机构,皇帝的圣旨必须要由宰相机构来发布,才算是合乎规矩,皇帝是不能直接发布命令的。一般而言,皇帝的旨意下达后,要由专门的官员负责起草,再由宰相等相关机构进行审核、确认,最后签字下发。圣旨一旦发布之后,如果事后发现有问题,是要被追究责任的。皇帝不能被问责,但宰相可以,如此一来,在宰相负责制下,圣旨的发布与执行就更加慎之又慎。吴钩说,到了明朝朱元璋之后,宰相机构被废除,皇帝直接从原来的国家象征变成了国家官僚,皇权专制也是从那时起才渐渐成型的。

 

宋仁宗时期,不仅继续设立宰相来适度限制皇权,还将监察、审查权交给台谏官,鼓励他们积极进谏。因此,士大夫们都很敢说话,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并表示反对。敢于进谏是仁宗朝的特色,善于纳谏则是宋仁宗作为皇帝的自觉。当时,除了历史上著名的刚正不阿的包拯,更有王拱辰、王举正、张昇等台谏官员,以批判皇帝、官员的不检点行为而著名。

 

吴钩提到仁宗善于纳谏的一件事——某次,仁宗带着台谏官员的奏章回到后宫,梳头宫女见仁宗满脸愁容,便问起是何事。仁宗表示,当时阴雨不止,台谏官员说因为宫中宫女过多,需要遣散一些宫女来求得上天原谅。梳头宫女听了很不高兴,对仁宗皇帝说:“外面的台谏官老是胡说八道,自己常常蓄妻养妾,宫里养几个宫女就那么多意见。”梳头宫女仗着皇帝的喜爱,对仁宗说:“官家要裁撤宫女的话,就从我开始吧。”没过几天,这名宫女真的被放出宫了。曹皇后对此很惊讶,问皇帝为什么,皇帝说,“这个宫女鼓动我不要听台谏官的话,这样的人留不得”。

 

可见,宋仁宗深知皇帝的重要职责就是听从纳谏。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太祖立下的规矩,所谓共治,就是靠这一套政治制度,宋朝的运转也是因为有这一整套相对合理、良性的机制在支配。所以在深谙这一规矩的仁宗统治下,皇帝并非时代唯一的主角,更大的舞台留给了当时的士大夫,由此才引出晏殊、韩琦、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一众千古风流人物。虽然仁宗朝时的空前繁荣,得益于从宋朝开国以来的积累等天时地利人和,比如,自宋太祖之初便制定了优待文人的国策,但仁宗皇帝执政时的宽厚社会环境也至关重要,只有社会氛围宽松,对文人士大夫的成长才更有利。也正因此,宋人后来赞赏“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虽然共治成为仁宗朝成功的政治治理模式,也成为宋朝延续300余年的关键,但吴钩表示,共治并非适合中国古代任何一段历史时期,“要看具体的历史情境”。比如,在开国等特殊情况下,“共治”的模式比较低效,后果也较严重,因为打仗时需要较快做决策,此时共治不合时宜。但在守成的太平时代,共治的治理模式或许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皇帝不容易犯错,会及时得到纠正。

 

宋仁宗与士大夫的共治下,彼时百姓尽享太平盛世,市井繁荣,勾栏瓦舍间尽是繁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穿越回到大宋看一看。对此,吴钩笑言,他并不想穿越去宋朝,因为太依赖现代生活了,但倘若真要穿越到仁宗朝,他特别想遇见“背诵并默写天团”,告诉他们“文章稍微写短一点,现在的孩子们要全文背诵呢”!

 

专访最后,吴钩透露,接下来一年之内的写作计划也是与宋朝有关,而且会为大宋另一位皇帝立传。

 

 

 

▲吴钩(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