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杰】《论语》的教育启发——当代一线基础国学教学该如何开展?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0-03-12 17:13:36
标签:国学、孔子、论语

《论语》的教育启发

——当代一线基础国学教学该如何开展?

作者:潘英杰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二月十九日甲寅

          耶稣2020年3月12日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基础国学教学的实践,及对本世纪初国学教学发展的整体性了解,加上对《论语》将近十年的研究与体会,而从《论语》中尝试探寻出一些对当下国学教学的启发。主要从教师、科目、教法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期望对现在的基础国学教学的实践,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论语;孔子;国学;教学;启发

 

一、当代国学教学的开展可以从《论语》中得到启发

 

我们当下的国学教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间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断层,到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以来,才不断有一些具有教育远见的人进行提倡,像1995年,就有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启功、吴冷西、陈荒煤、叶至善、张志公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里面就说道:“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是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此可能中断的方面是代代累积,构成我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各类古代典籍的研究和继承。不可讳言,目前我们一代人的古典学科基础已远不如上一代人之深厚,继我们而起的青年一代则更无起码的古典基础可言,多数人甚至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典籍连看也看不懂了。”“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讲得非常透彻和深刻,从中也能感受到老一辈人那毫无遮掩的文化良心。

 

也由于有这些人大声的呼吁,以及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也需要在文化上不断走向强大的历史时期,民间开始不断出现国学热。然而在国学教学方面,尤其是一线的基础国学教学,由于许多实践者对国学经典和教学原理都没有深入的研究,更多是凭着自己的一腔文化热情,依照某一类理论进行实践,而出现不少问题。也有的完全信从古代的教学经验,将之奉为圭臬,但忘了这里面有时代背景的差异问题,而对国学教学的目的把握也不够清晰。在当代,国学教学该如何开展?我们不妨从《论语》中探寻一些对此的解答。

 

《论语》为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了解孔子思想与生平的第一手资料。在《论语》中,有诸多孔子教导学生的场景,以及孔子作为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原理的阐发。这一些,对中国后世的教学有深远的影响,有些迄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第一就是因为深刻,可以把一般人习以为常但又不清不楚的生命现象十字打开,讲得十分透彻;第二就是因为鲜活,可以对当下很多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而这,因为时代的原因,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挖掘。本次对《论语》中有关教学内涵的挖掘,也是一种尝试,希望对我们当下的国学教学尤其是一线的基础国学教学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回到《论语》中的孔子,而非历史上的孔子

 

在中国历史中,孔子被认为是第一位开办私学的老师,或者说,孔子是周代从官学中发展出私学而有巨大意义性与影响力的第一人。这其中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孔子在时代的变革中,把贵族才能学到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传播到民间,让民间很多平民都可以学到;第二,孔子对古代典籍进行了大幅度的整理,从而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作为教材教导学生,也方便后代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元典;第三,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办私学起,就有四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在教学成果上,不仅教导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且在很多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也有意识地进行革新,对后世影响颇大。

 

所以,孔子也便在去世之后,由于他所做出的划时代的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而赞誉有加,成为“万世师表”。既然称为“师表”,既是所有人品德、学识上的表率,也首先是从事教育志业的人的表率。在历史的发展中,孔子也得到不断的加封,直至1307年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故我们现在一般都称孔子为“圣人”,在对孔子推崇的过程中,也可能多少会有失真。其实,回到《论语》,找到最原初的呈现,会找到一个活泼泼的孔子。要从《论语》中找到对我们当下国学教学开展的启发,首先就要回到《论语》中的孔子,感受孔子作为一名老师,他是怎么教学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老师,把他那时的“国学”传授下去,而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学生出来。

 

三、孔子学礼对当代国学老师的两点启发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学老师,首先要学有所成——至少是能小成,才能对学生进行教学。孔子当时传授更多的是从周公那时一直传下来的礼,这礼本是贵族之间来往及重大祭祀等活动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但由于失道,很多贵族都没有好好地学习,像鲁国把持朝政的三桓之一的孟僖子,有一次随鲁昭公出访外国时就不懂得应对之礼,而闹了笑话。在孟僖子临终前就交代他的两个儿子要向孔子学礼,可见孔子那时在礼学的造诣上,已被贵族认可了,甚至可以说是已成为鲁国的翘楚。而孔子那时,据《史记》记载,还不到三十岁。《史记》还说,孔子对礼的学习,从小就开始了。最初是因为有兴趣,而可能也有天赋,其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鲁国由于是周公的封国,相对周代其他的封国而言保留周礼更完整,孔子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也自然更有条件学习礼。到孔子十五岁的时候,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第二》)具体学什么,虽然这里没有说,但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当时有志向想好好学习的内容里一定是包含礼的,才会让他在三十岁不到而于礼学有为权贵所认可的造诣。到后来,由于大夫不守周礼,而妄自僭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致出现“八佾舞于庭”的场景,这也对孔子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才迫使他对礼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发现了礼背后更深的依据——仁。在《论语》中,孔子就深刻地反思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整部《论语》,“礼”出现了74次,而“仁”出现了109次,概率极高,足见这两者在《论语》整体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从这里,我们可以挖掘出孔子学礼的经历对国学老师的启发:

 

第一,老师要明白国学对时代的发用在哪里。像孔子当年面对礼,礼是作为当时贵族之间来往等方面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有其看得见的时代之用,而国学在当下的时代之用是什么?很多从事国学教学的人其实都说不太清楚。一方面是因为对国学深入了解还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学曾一度退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实,国学的时代之用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把握:一是对于国家而言,可以让国家因为国学复兴而在国际各种文化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不仅从经济,也从文化上更体现出中国自信,而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二是对于历史而言,可以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不会像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之外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那样,只是接受考古的研究,而还具有延绵的活的生命力;三是对于人民而言,可以借助国学的学习,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自然,让自己更懂得如何与人和谐地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充实、光明而有力。现代由于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内心充满了焦躁、空虚,以致出现了所谓的“空心病”,包括在与人相处方面,尤其是家人之间的相处,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国学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能解决这些时代问题,才能显示出国学活的生命力所在。

 

第二,老师对国学要有钻研的兴趣,及要具备一定的开新意识。孔子对礼的学习,是从小就开始的,而我们现在,大部分从事国学教学的老师,都未必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的,故更当在教学之余,或从事国学教学之前,要好好钻研国学,尤其是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更具体的国学中的某一个门类。可能未必每一个国学老师都能达到孔子在礼学方面的造诣,但也需要最好有这番志气,或者能为此而努力一把,这样也才能不仅学到国学的皮,也不断学到国学的肉、骨,甚至神髓。再者,我们看得到,孔子对礼学的研究,并没有局限在师古,也有一定的开新,就是对仁学的发掘与创建。现在很多刚从事国学教学的老师对国学可能会有一种望而却步的心,从而更多还是师古,开新的意识并不强,尤其是应对时代之变而有的开新。像古代是私塾、书院的教学模式,现在是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的教学模式,如何应对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有国学教学上的开新?又像以前更多是读经史子集,现在是文科和理科,分科方式也不同,又如何有所开新?诸如此类,都需要从事国学教学的老师有心进行切实的思考,而非一味地师古。

 

四、孔子的学习精神和状态对国学老师学习国学的四点启发

 

除此之外,撇开孔子在礼学、仁学的造诣上不说,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其学习的精神和状态也很值得现在的国学老师学习。现在不仅是国学老师,教其他科目的老师,其最大的问题,恐怕是不好学,而更多只是局限在日常的教学需要的层面上。而孔子在《论语》中呈现出来的学习精神与状态,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呢?

 

第一,好学,也就是对学习有一种不断钻研而精益求精的渴望。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五》)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好学的层面不仅是有前面提到的作为文化学问的礼,也有作为自身修养的仁,而都落实在个人的生活与生命当中。其实,国学跟其他学科很不同的一个方面,在于国学不仅有文化学问的层面,也有自身修养的层面。所以,从事国学教学的老师,也当不仅要好好地在学问上提升自己,也当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言行的反省与改善之中,而不断变化气质,让自己更具备一种人格的魅力。《论语》里面记载弟子对孔子人格魅力的描述,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也是因为孔子有这样的人格魅力,才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追随,并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待人处事。像孔子最粗鲁的一个弟子子路,也从最开始的不懂礼,到临死前会下意识地说“君子死,冠不免”,扶正其冠而后死,可见礼已经深入到他的生命之中,而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不会只是空头论礼,而在生活中看不到对礼的落实。

 

第二,善学,也就是善于学习,懂得学习的方法。唐代的韩愈在《师说》这一篇文章中这样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可见孔子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每个人的长处。我们现在,其实学习的方式更方便了,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的网络、手机等工具,就可以向一些名家学习。比如可以一边做家务、运动等其他事,一边放名家讲国学的录音听。故现在即便很多从事国学教学的人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只要愿意学习,相比古代是方便更多的。而善学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懂得掌握方法。在《史记》中记载孔子学琴的故事,就很值得品味。第一个层面:“习其曲。”也就是先好好地进行实践;第二个层面:“习其数。”也就是从实践中掌握规律,而明白其原理和方法;第三个层面:“习其志。”也就是对里面要表达的蕴意有所体会;第四个层面:“得其为人。”也就是对作者的心有所感通,进而可以滋润到自己的心,即修养自己。这可以看出孔子的学习,有技法的掌握,也有心法的感通。国学其实与学习者自身的修养分不开,现在学习国学的人,要学进去,恐怕也当如此。

 

第三,恒学,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在《论语》里,孔子就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孔子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又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第七》)孔子希望自己五十岁左右就能够学到《易经》,这样他这一辈子便可以根据《易经》的指导,而少犯很多比较大的过错。这也就是说孔子学《易经》,已是在五十岁以后了,而且他学《易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少犯过错,仍然在修养自己。现在国学的内容,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不止是《易经》了,任何一个国学老师要好好学习,没有付出一辈子的努力,都不容易有比较深的造诣的。像孔子那样三十岁时已经在礼学方面获得极高的声誉,也并没有满足于此,更何况是我们呢?每一位老师教学生,其实不只是为了眼下学生能够学好,也多少希望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仍然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这首先老师就要做好示范,一方面是一种身教,另一方面是只有老师也这样实践了,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不断学习。

 

第四,乐学,也就是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洋溢出一种喜气。孔子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是充满了春天的喜气的,《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可以说是《论语》的书眼。《论语》这部经典跟其他经典很不同的地方,有一点就是对乐学的揭橥。像前面提到的“乐以忘忧”,又像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这可以看到孔子对乐学的亲身体验与高度重视。有些老师喜欢国学,表现出一种热情,但这还未必是乐学。因为孔子的乐学,是浸润到自己的心灵里面的,不断化掉猜嫌、偏激、固执、自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而透显出温、良、恭、俭、让的气质来。也就是说,真正的乐学,是要能作用到自己的生命的,使之由内而外散发出学习国学之后的气质变化,像孔子那样,感受到活泼泼的仁,而在生活中充满了生机与祥和。

 

教学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就是在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里有知识传授的层面,也有能力开发的层面。这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对“学”有切身的实践,实践得越丰富、实践到更精微,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所有老师是如此,对于从事国学教学的老师更是如此,从孔子那里,恰恰可以给我们很多关于“学”的启发——好学、善学、恒学、乐学。即便现在有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而千古以来一直居于核心不变的,仍然是师资。在前面提到的《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提案中,为何会说是“紧急”?除了上列讲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师资那时已经出现了断层,懂国学的人,已经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垂垂老矣。现在要重新落实国学教学,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师资——有足够多的既懂国学也懂孩子的老师。因为现在懂国学的,大部分是高校的教师,但很少会长期到基础国学教学的一线来,而在基础国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与孩子们的接触更多,可能懂孩子了,但未必懂国学。故现在更实际的,是需要已经在基础国学教学一线的老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国学涵养,可以借鉴孔子的好学、善学、恒学、乐学的经验,也等这些从小接受国学教育的孩子,长大后有机会回来进行国学教学,以能更整体性地提高一线基础教学的国学老师的素质。

 

五、《论语》中科目的设置对国学教学分科的四点启发

 

在《论语》中有提到,孔门有四科,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先进第十一》)在这四科中,都分别培养出了一些杰出人才,像德行科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的宰我、子贡,政事科的冉有、子路,文学科的子游、子夏。其实,按照当时传统的六艺的分科,应该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科,但孔子并不按这六科来进行教学,而是有了自己的创造。我们可以设想到,这里面一定有孔子不断的摸索的过程,而形成这新的四科分类。其中,言语科重在各种场合中应对的口才,政事科重实际的从政能力,都有实际的用途;德行科重个人的修养,文学科重文献研究的能力。但在分中也会有合,比如文学科的子游从政而治理武城也治理得很好,得到过孔子的称赞;德行科的仲弓也有能力治理国家,孔子就说过:“雍也可使南面。”(《雍也第六》)可见在四科的分类中,孔子还有创新,就是分科与合科的配合,通学与专长的区分。现在的国学教学,有侧重读经的,有侧重才艺学习的,有侧重身体力行的,依照孔子的四科分类,加上现在的情况,我们可以有如下的安排:

 

一、德行科——即性情教育,也就是开发孩子的性情,让孩子本来美善的心得到长养,而滋润到他自己。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最看重的学生是颜回。据《孟子》一书记载,颜回也是有从政能力的,他若生活在禹、稷那个年代,也有能力成为像禹、稷那样的人物。但孔子称颜回好学,更多指的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性情也就是仁,性情教育也就是指引学生如何修养自己,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根本所在。其具体的门目,有曾子指出的忠信,有孟子指出的五伦,等等,这些在现在都还未过时。而这里首先也得国学老师对仁、对忠信、对五伦之道有切身的体会和实践,才不会将此教成只有知识的层面,成为空洞的概念、刻板的教条,而触动不到学生内在想好的灵动的心。

 

二、言语科——即国艺教育,也就是培养孩子的才华,未必是口才,也可以是武术、国乐、国画、舞蹈、书法、诗词、中医之类。《论语》里孔子也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可见孔子重道、重德、重仁,也重艺;或者说,艺也是涵养德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像孔子自己懂礼,也懂驾车、射箭、弹琴、唱歌等才艺。具体学什么才艺,因为时代的差异,未必都要和孔子那时一样,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才艺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于此未必需要学很多种,因人而异,有通学也可以有专长,重点则是要把握“游于艺”的精神,让学生掌握至少一两门才艺的技法,也由此涵养自己的内心。所以,全以才艺为主是不符合传统国学教学的精神的,而完全没有才艺恐怕也是行不通的。

 

三、政事科——即能力教育,也就是在实践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抗挫能力等。能力教育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在孔子时期,要从政,也是需要学习如何与上级相处,如何面对国家出现的问题而有办法去解决,这其实也就是一种能力。当时是“学而优则仕”(子夏语),所以有政事的学习,现在学习的出路就不只是从政了,从商、从教等等都可以,故从这里可以回到本源,着重在一些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出去,有能力适应当下社会的各种需要。古人常讲“通经致用”,孔子也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第十三》)学习经典的目的也是为了现实的运用,也只有能运用、能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体现出经典在当代还具有的生命力。而这里面的关键所在,就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

 

四、文学科——即经典教育,也就是让孩子对国学典籍有深度的学习,除了基本的读诵,也要对国学的文化常识有所了解和累积,及能进行初步的运用,比如应对、写作等。在本世纪国学热刚开始时,由于大部分人都没有一线基础国学教学的经验,而更多依赖于理论,所以有些是侧重经典的背诵,但对讲解则多少有些畏惧或忌讳。后来实践证明,由此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过这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断百年的国学教学要重新摸索是需要一个阶段的。但经历了更多是依靠理想的热情与理论的预测在支撑的基础国学教学之后,我们也该回到更多是依靠学养的扎实与实践的总结来支撑的基础国学教学。所以,对于经典教育,我们除了师资的培养之外,也要有更开放的胸怀、更中正的态度,不会一味地求经典背诵的量,而当转向对经典学习综合性的质的提升。这“质”有背诵、理解、累积、运用等方面的扎实性,也有整体教学规划的合理性。如此,就需要国学老师要懂得教育学,懂得如何总结日常的教学,而不断地优化到最佳的结构,而非只是一头埋在教学上,对结果的好坏则置之将来。因为我们眼下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不能辜负。

 

在性情教育、国艺教育、能力教育、经典教育四种类别的区分中,我们也当懂得如何融合,而整体性地编排国学教学的纲要,并落实到实处,有具体的培养方法,才不会只成空头的理念而已。这里不妨借鉴现在的主流教学模式,及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只需要把握传统国学教学分科的精神所在,及对应现实中国学学校的情况而做具体的调整,便已经在正道上了。

 

六、孔子的施教原理对具体国学教学实施的四点启发

 

孔子在《论语》中,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施教原理,有些还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教学,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这些,对我们现在的国学教学的一线实践,又有怎样的启发呢?

 

第一,“有教无类”——即无好恶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孔子的办学之所以具有历史的开创性,也在于他招生的范围,从等级看,既有贵族,也有平民;从国籍看,既有本国人,也有外国人;从年龄看,既有小他八九岁的学生,也有小他三四十岁的学生。这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上看,也可能是最早出现这种场景的。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七》),“束脩”也就是当时常见的见面礼,可以推见孔子这样是为了让一些贫困而好学的青年也能求学,所以才降低学费收取的标准的。在当下,因为时代变了,我们不必完全依照孔子的做法,对“有教无类”,也可以有更新的诠释,即无好恶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对学生因为其学习资质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好恶之心。这也就是说,老师要学会接纳一切的学生,要守住当老师的初心。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第十一》)每一个学生展现出来的特性不同,而这也正是人性的精彩所在,教育也便是要让这些精彩可以各自绽放光芒,而非要依从老师统一的标准都变成没有区别的样本。

 

第二,“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材质而有区别地施教。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特性都很了解,在合适的时机,便会因材施教。像孔子教导子路和冉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之后就马上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要学会对他们多考虑一下,怎么可以听到就马上做?”同样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之后就马上做吗?”孔子则说:“是的,听到之后,就要马上做!”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听到孔子这两种不同的回应,有些困惑,请教老师,孔子就说:“冉有容易退缩,所以就鼓励他行动;子路容易逞强,所以就让他多考虑别人,三思而行。”所以,在国学教学的实施中,老师不仅要懂国学,也要懂学生,不仅要研究国学,也要研究学生。只懂国学那合适做学问,但未必合适到基础教学的一线来。孔子的因材施教,更多是侧重对学生德行的点拨,所以这里能看到:只有老师有更多自身修养的经验,对人性才能看得更深,也才能更明白学生的症结在哪里,自己又当如何去有智慧地应对。

 

第三,“不愤不启”——即提问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又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第十五》)可见孔子对启发性教学的重视。在《论语》中,我们也看到,几乎大部分孔子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是学生提问,他才回答的,很少有自身长篇的论述。当然,不可完全认为孔子没有长篇的授课言论,但至少从流传上看起来,会发现孔子很多有创造性的看法,都是借由学生之问而有的,这些看法,至少对提问的学生有比较深的影响,所以后世才能收集而记录下来。这一点,可以看到孔子明白如何有效地把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不会急,不会硬性灌输,而让学生自己慢慢“开窍”。故现在对于国学教学,也当如此。尤其是面对经典,更要懂得提问,应对时代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而有所开新,这才能更好地让经典进入到学生的心里,也挖掘出古代经典那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活的生命。

 

第四,“从游舞雩”——即情景性教学、生活性教学。《论语》里面,我们很少看到有像现在这样的在教室内的授课,这有可能是《论语》这本书没有着重记录这方面,也可能是当时杏坛授课的场景并不多,或没有像现在这样成熟。然而《论语》中却经常呈现出不一样活泼泼的教学模式,就是在生活中指点学生。像樊迟跟从老师在舞雩台赏游,还乘机问了老师什么是“崇德、修慝、辨惑”(《颜渊第十二》),孔子大为称赞,并一一做了解答。子路也一次跟从孔子在山梁赏游,看到有一群鸟从树林中被惊起,后来又降落到更远的树林里,而意味深长地叹道:“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乡党第十》)这也给在身边的子路很深的启发。所以,我们在正常的课堂授课模式之余,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在生活的情景中去教导学生,尤其是联系国学的内容,而有当下的点拨。这样的国学教学才不会显得过于死板,而有一种祥和、一种喜气、一种洒脱。当然,这也是考验国学老师的功力了,功力不到,想做,恐怕都未必能做好。

 

《论语》中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点关于具体教学的启发之外,可能还有其他,而还有待继续挖掘。不过,若能把以上四点做好,也已经是非常好了。但说要做好,又谈何容易?所以,这需要老师能具备对教学钻研的热情,尤其是面对需要重新发掘一套适合当代的教育模式的国学教学,更当如此,不断生出妙招,而整体性地提升教学效果,不会自始至终只是依循一套模式,让自己的教学心灵也逐渐固化了。

 

七、国学教学的完善还有待一线教师的摸索与总结

 

以上从教师的角度、科目的角度、教法的角度分别进行了阐述,这其实也体现了《论语》作为经典的生命力所在。所以,为何我们现在要学习国学?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国学那里得到很好的启发,关键在我们要有一颗好学的心。当下的基础国学教学方兴未艾,而且会越来越走向规范,主要有五个趋势:一、机构办学的合法化;二、国学教师的专业化;三、国学课程的系统化;四、评价标准的明确化;五、成果呈现的多样化。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所以本文也花了很大篇幅在教师的论述上。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学老师除了一般的授业与解惑,更关键的一点,就是传道。传什么道?传中国文化精神之道、传如何做人处世之道。正因为国学在这里相对其他科目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便当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文化承担力出来。本文开篇提到的《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也正因为对此有着长远的见识,才呼吁得如此紧急。面临百年的断层,国学教学如何开展?中国文化如何继往开来?也端在一线国学老师们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了。

 

参考书目
 
[1]〔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
 
[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
 
[3]霍韬晦:《国学与教育》(香港:法住出版社,2017年)
 
[4]冷卫国:《传统经典与国学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5]王财贵:《教育的智慧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