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到曲阜建教堂一事

栏目:曲阜建耶教堂暨十学者《意见书》
发布时间:2011-01-12 08:00:00
标签:
 



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到曲阜建教堂一事
作者:信义
来源:作者赐稿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明的是每个人伦理行为的依据标准的出处,不是由说教而来,它来源于一个天然的基础——“不欲”,“不欲”是人人都有的切己的情感体验。一般的不欲有:不愿意自己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保障,或者在人际关系中不愿意被他人误解、隔离、否认、漠视、攻击等等,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情感,“不欲”人皆有之,参考此情,来形成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底线原则。可见,儒教的伦理标准不是诉诸于外来的教条,或者某位“神”的旨意,或者长官的命令,更非是脱离自己的情感体验的野蛮行径,而是在自爱的情感基础上的推己及人,这里有一个自然的,理性的,现实的共情原则。要言之,孔夫子通过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们可以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立法”,法度不外求,不他求,就在人人皆备的情感体验,“不欲”产生同情,产生恻隐心,也是仁爱他人的基础。不道德的行为是因为人们脱离了自己“不欲”的本真情感而做出的行为,和他人相处时没有这个方法论上的依据,失去指南,所以行为常常会表现出排他性和侵略性的特质。 

由此可知,儒教的伦理是自律性质的,基于生物自然性,强调在道德意义上,人具有主体性,这个主体性的根据就是每个人感同身受的“不欲”。而有神论宗教的道德他律,是被“神”规定,于是道德隔了一层来自外部世界的权威“上帝”,上帝承诺救赎,承诺来世,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似乎是被他者规定,有威逼利诱的嫌疑,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多数教徒是出于自性善良。尽管都是对道德的要求,可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方法论上,儒教和基督教都是不同的,这是两种异质文化。并且本来儒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就具有主体性的地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异域文化的基督教来到中国,在伦理道德上的学术探讨和交流是可以的,要普及这门信仰很难,因为“一神教”的信仰观和中国多神教的信仰传统也很相异,中国也有神道设教,神道是为了教化人心而设置的叙事文化,在一定的时期确实能起到净化和团结人心的作用,但毕竟“神”是人心善巧方便的造设,是过渡性的客体存在,人才是具有道德本性的主体,这种理念在儒教文化中尤为明显,人们的终极追求应是君子之道、圣人之治,是道德自律,是人人有责的大同社会。

“道法自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自然的多样性,信仰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根源——民族性,每个人、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祖先,“孝”是对自己来源的守望和信念。基于对本民族孝文化的信奉,希望优秀的基督教能在你们自己的国度稳杂稳打,发展地更好更广,不要游魂似地到处跑,信仰事关人们的心灵,不具有商品流通的属性,不像迪斯尼或好莱坞的娱乐产品可以来来去去,更不是传销组织的无孔不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信仰,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或许外国人很难意识到中国人的这种文明古国的深沉情怀,有着孝道意识的中国人会感到这个事件是对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优秀文明的冒犯,并且我们已经充分表达了这种情感,如果对方还是无动于衷的话,这能说明你们的霸道,可吊诡的是,基督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谦逊为本的文明宗教,如何解释?

总而言之,“多元化”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无为的自然形态,更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人、每个族群意识到各自文化的根的伟大,认同和珍视自己的渊源来历。各个族群内敛自收,在已有的经验上损益取舍,发展自己,同样也尊重他族发展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作为,体现了作为普世价值的交往理性,这才是多元化的自然状态。不分青红皂白的文化入侵是专制霸道的文化,是对多元化的自然规律的否定。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优秀的基督教文明背负如此沉重的罪责,由于个别决策者不明智的做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想冒犯谁,尽管他们的做法是对我们的莫大羞辱,所以只有发挥孔夫子教导我们的“恕道”精神,恕是因为我们明白那些做了不妥当决定的人是由于无知和原罪才做的荒唐决定,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恶劣:是对儒教,也是对基督精神的双重否定。


信义
2011-1-11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