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互助乡厨,共建乡村书院——乐和谷乡村书院互助乡厨启动暨冬至节气行隆重举行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19-12-26 01:05:07
标签:乡村书院

参与互助乡厨,共建乡村书院

——乐和谷乡村书院互助乡厨启动暨冬至节气行隆重举行

来源:“乐和云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廿八日甲午

          耶稣2019年12月23日

 

在每个节气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从钢筋水泥的城市走出来,走进乡村,和村民一起吃顿节气餐、交个份子钱,一起策划点以节气为内容的活动,参与互助乡厨,共建乡村书院!。

 

——廖晓义

 

2019年12月22日,冬至节,位于重庆南岸区峡口镇乐和谷乡村书院蜡梅飘香,热闹非凡。来自重庆主城的亲子家庭、志愿者、大石村民、社工共计90余人,隆重启动“互助乡厨”志愿服务行动并举行了2019年冬至节气行。

 

乐和谷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冬至庆典,今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互助乡厨”。“互助乡厨”是由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资助和发起的志愿扶贫行动,旨在探索可持续的乡村互助养老模式。它依托24节气做邻里互助养老餐,餐费主要由老人子女提供,以表达孝亲之心,乐和公益基金会资助一部分,以鼓励互助精神,乡村互助组织以及城市志愿者提供餐食的制作和服务,以捐时间、捐物资、捐智慧等方式参与其中。其的意义不只是扶贫,还有从社会、文化和经济多个层面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本次活动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和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总队、北碚区兼善文化课堂、腾讯·大渝网和峡口镇大石村委会协办,由重庆市南岸区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峡口镇大石村乐和互助会及乐和社工站承办。活动内容包括祭天仪式、观赏蜡梅、制作糯米珍珠圆子、享用节气餐、采购生态食材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城乡互助行动。

 

 

 

互助乡厨启动

 

互助乡厨针对乡村空巢化空心化原子化带来的离散、孤独、失信、冷漠等诸多问题,帮助乡村老人每个节气聚在一起,通过情感的交流、社会的凝聚、身体的照顾,修复以孝治家、孝悌养老的传统并参与乡村社会的治理;通过节气餐的准备以及可以延展的活动设计,守望以节气为时序的乡土文化,复兴以耕、读、居、养、礼、乐为内容的乡村生活,为共建乡村书院复兴乡村文明提供了助力;在激活乡村内生力量的同时注入外援,既为乡村老人提供物资及精神上的帮助,也促进了城乡连接,城里人用物质和时间等扶贫乡村的同时也反过来被敬天惜物、守望相助的乡土文化“精神扶贫”,并由此参与生态农业、乡土旅游、乡村研学等乡村产业,推动城乡携手的“共享农园”

 

乐和谷从2013年开展乐和家园建设,近7年来以社区社会组织(互助会)的培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让乐和成为生活,生活成为风景,风景成为产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产业发展上比较乏力。根据乐和谷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对接城市贤达,以众筹、联营、共享的方式开展“共享农园”是一条深具潜力的道路。而这首先要促进外部资源对乐和谷的了解。因此,以节气为周期,城市贤达以扶贫志愿者的身份先行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进而了解乡村,发展乡村,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互助乡厨”正是城市志愿者进入乡村的“第一站”。通过参与互助乡厨、体会乡野生活、凝聚乡土社会,共建乡村书院,兴办共享农园。

 

 

 

“互助乡厨”由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发起。基金会创始人廖晓义作为世界知名的环保行动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公益人物,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孩子,对乡村有着难以释怀的“乡愁”,希望为乡村做点什么。互助乡厨是北京地球村从十几年乡村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回望乡村、回报乡村、回归乡村的方式。在每个节气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从钢筋水泥的城市走出来,走进乡村,和村民一起吃顿节气餐、交个份子钱,一起策划点以节气为内容的活动。可以捐钱,通过区块链了解善款的使用情况,也可以捐物资、捐技能,锅盘碗盏、茶艺厨艺,在乡村都有用武之地,还可以发挥城里人的各种智力资源和基金资源,和村民们商议怎么建共享农园。至少,您可以捐时间,只要来了就是参与就是支持。”

 

本次节气餐,由重庆弘道国学研究院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他们也有幸成为乐和谷首批互助乡厨志愿者,接受了由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颁发的志愿者证书。大石村民则向志愿者赠送了蜡梅花,以表投桃报李,感谢志愿者的付出。

 

 

 

冬至祭天赏蜡梅

 

冬至一阳生,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开始了。所以要通过祭拜“天”,来祈求阳气增强,求身体健康。乐和谷冬至祭天仪式庄重进行,大家通过隆重的三献礼,与天沟通,一则以感恩,一则以祈福。

 

 

 

活动以隆重的祭天仪式开场。“天地玄黄,蜡梅飘香。冬至春来,阴极生阳。节逢佳景,岁呈吉祥。乐和山谷,聚会贤良。乡村书院,文脉绵长。复礼兴乐,吾辈担当。乡土乡请,世代守望。互助乡厨,携手共创。敬天法地,爱国护纲。孝亲尊师,厚德伦常。圣贤之学,琴瑟和鸣,钟鼓铿锵。九九消寒,瑞兆涵光。圣贤之学,千秋吟唱。中华之道,万古流芳。伏惟尚飨。”祭祀仪式主祭官、北京乐和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廖晓义先生用情真意切的告文,诠释了活动的主旨。

 

 

 

祭天仪式之后,互助乡厨正式启动。乐和书院古琴班授课老师蒙春梅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梅花三弄》,古琴班的学生表演了《沧海一声笑》选段,山谷清音,分外雅致。大石村果树社互助会会长张行昌则用一个快板《说乐和》将现场的热情带到了最高点。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高秀昌会场向乐和书院赠送了两本书,福民社区的居民则主动申请表演了一曲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观赏完节目,大家在村民代表吴云梅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前往素心梅园。

 

 

 

“今日有客来,来客坐三方,一方摆蜡梅”,这是重庆人冬天独特的生活格调。蜡梅是重庆冬天难得的清雅花卉,尤其是冬至时节,香气最胜、样子最美、姿态最优的“素心蜡梅”也到了开放的时候。

 

 

 

乐和谷有70多年栽培蜡梅的历史,冬至时节漫山遍野都是蜡梅。城市志愿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步行上山,登高远眺乐和谷美景,通天达地体验冬至节气,大家纷纷表示这是这个冬天难得的舒畅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迎接城市志愿者的到来,村民提前清扫了梅园的所有道路,呈现了一个整洁而美好的观赏环境,让大家能够全身心地体验到蜡梅的盛大绽放。

 

少不了糯米的冬至节气餐

 

在南方(稻作文化地区),凡是重大节日都要吃糯米,冬至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节日食品,都是对人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的神圣食品,那种维系生命的、生生不息的食品。之所以是糯米,是因为南方人们一开始发现和食用的本来是糯米,而不是现在的粘米。这在古文字、考古学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早期的米是糯米的品种,不糯的米是很晚的时候,明代以后才普及。糯米不容易消化,也就比较扛饿,是出行和劳作时很好的食品。

 

大石有很多流传许久的美食,其中一道就是糯米珍珠圆子。关于糯米圆子,网上教程一大把,但是乐和谷的糯米珍珠圆子的味道是真资格重庆味道,做法很独特。

 

村里的糯米圆子高手提前就备好了料:来自酉阳楠木乡楠木桩的上好糯米、来自贡米之乡何家岩的腊肉、老姜、本地土鸡蛋、花椒、葱花。泡好糯米,在木桶里蒸好,热气腾腾地端出来。大家一起,团糯米圆子,完了之后上笼蒸。

 

 

 

糯米圆子蒸好,节气餐也由志愿者准备妥当。大家列队取餐,然后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好一餐饭”。

 

每餐饭都是人与土地的连接,尤其是米饭,来自遥远的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是山泉水种植出来的有机米。在餐食中,经由引导,大家感受到来自大地的馈赠。

 


餐后,大家还在“农夫市集”上选购了大石村民带来的土特产品:张二姐家的咸菜、萝卜、包包白,王爷爷家的冬苋菜,刘婆婆的豆腐乳,乐和之家的系列农产品……小型农夫市集备受青睐。

 

最后,城市来的客人每个人带走了一束乐和谷蜡梅,同时带走了一个关于乐和谷的故事,还带走了大家齐声诵读过的记忆:

 

农田是万年的古迹

 

农具是千年的文物

 

农村是古老的名胜

 

农夫是历代的恩人……

 

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回报乡村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