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和种子基金举办圆桌论坛,6家组织的青年代表共话“传统文化与青年发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12-12 00:54:53
标签:践行传统文化

原标题:青年人如何认识和践行传统文化?

来源:“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十六日壬午

          耶稣2019年12月11日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年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让他们走进并亲近传统文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探索青年人发展、青年人创办的文化组织加入种子基金大家庭,我们感受到了青年人身上一股朝气又不失沉潜、热烈又不失稳重的气质。

 

本次圆桌对话邀请了孔阳国学工作室、北京大学学生耕读社(以下简称“北大耕读社”)、北京师范大学章黄国学社、兰州大学国学社、南京江宁北辰青年发展中心、杭州志心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6家组织的青年代表共话“传统文化与青年发展”。

 

 

 

圆桌论坛由“敦和·种子基金”项目组刘勖主持,他以一副“曾经的青年”画像将大家的记忆带到20世纪:一位青年在20岁的时候去过美国饱览西方的经典,他曾经会担心朋友不理睬自己,一连向朋友写了八、九封信,但一直没有回信,他曾经居住在杭州。

 

 

 

随着现场有人道出了这位青年就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几位当代的青年也将他们如何与传统文化发生连接的故事向在座的师友们娓娓道来。

 

首先,来自孔阳国学工作室的执行长段昊坤,分享了他通过学习儒学逐步找到了人生志向和价值的经历。他说:“我在15岁就决定学习儒学,学习传统文化,因为我当时最为关心的生命问题在儒学中找到了答案,儒家经典、历史和心性工夫带给了我儒家的高度。同时,和学习到儒家高度相呼应的付出是面对同龄人当中的不认同,家长、老师的不认同,以及从事儒学过程中所遇的困难……但这也没有什么,历代的圣贤都是这样,马一浮先生在复兴书院写下‘不妨平地起波涛’,钱穆先生创办新亚书院时说‘手空空,无一物’。人有一种义勇一定要走出一条路来,虽然这条路是艰难的,但是对于我个人的内心来讲是无比的快乐、充实和舒畅。”

 

 

 

北大耕读社社长王杰分享了他刚加入耕读社后,老社员们给予他很多的温暖和关切,让他切身地感受到经典中的人格,社员们实实在在的践行,以及传统文化给予他的一种温和与宁静。

 

 

 

北京师范大学章黄国学社学术部部长陈子昊分享了他从本科到研究生期间,不断受到师长们的感染,这种感染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自己,尤其是在章黄国学开展的暑期支教活动中,他和同学们与一群年龄相差很多的孩子在一起,需要在教育上面深刻地感染孩子们,他提到“当你站上讲台,台下的眼睛水汪汪地看着你,那一刻的感触非常深刻,讲完之后学生一反常态非常肃静,当时担心自己讲砸了,事后去问学生,有学生说,听完课后,发现自己误解了子路,通过研读经典发现子路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陈子昊认为,通过研读经典确实可以丰富孩子们对经典的认知,这也是他在学术之外,坚持走文化传统道路的动力!

 

 

 

兰州大学国学社副社长谭思思回忆起2019年在西安的一次专业实习,期间参观了很多历史遗迹,领略了大唐曾经的盛况,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厚重。与平日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元素对比,她才发现自己骨子里已经被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又深深地塑造,当外来文化进入自己的视野时,才能有意识地发现我者和他者的界限。

 

 


 


随后,大家主要从三个方面围绕“传统文化如何走入大家的心”展开了互动:

 

文化的弘扬要有“立足当下”的视角,并且需要“去标签化”

 

杭州志心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赵彬提到,志心的活动是面向社区开展的,起初因为自身的经验比较匮乏,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满足社区需求的服务方式和内容。赵彬觉得“困境更多的是打破对传统文化误解的过程,我上次在做大学生活动时,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是琴棋书画、四书五经……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我还传统,没有这么多形式上一定要穿古装,必须得是喝茶……学习传统文化的青年人能够做什么?第一个干活,第二个好好干活。文化是几千年的积累,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来讲,最好是体验传统文化中真正的内容。

 

 

 

南京江宁北辰青年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启鹏认为,他们并非在做刻意化的国学,而是在走自己的心,走年轻人的心。他说:“早期我们一本正经说要修身习礼,孩子们也会参与很开心。老师提醒游戏要愉悦,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分了小组进行体验,有一场是投壶,还有一场是狼人杀。狼人杀是西方传过来的非常火爆的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去思考中西方游戏中体现的文化和精神,所有人参与得都特别开心,我们努力在去标签化,尤其是年轻人的群体,他们对这些标签不重视,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活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让他认可、让他打开。”

 

 

 

文化的传播要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陈子昊谈到,首先我们国学社要能够把自己的学问做得很高明和精深,进而思考怎样将其更好的传播?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师爷(章太炎先生)确实走向了广阔的天地,为国家和民族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我们后学能够做些什么?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去接受传统,还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功利和狭窄?所以我希望可以走出来,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现在尝试的是去支教,跟最贫困的山区跟孩子们进行交流,这两年交流下来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即使能够把书读明白,但是把这些内容教给孩子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对我们来讲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希望多向各位师长们请教,如何让小孩子读明白我们的经典。

 

康晓光:青年人需要自身的坚定、导师的引领和同辈的影响

 

日常的学业、对未来道路选择的犹疑,这些问题都很直接的摆在青年人面前。

 

敦和基金会理事、“敦和·种子基金”项目顾问康晓光老师在听完了几位青年的发言后有感而发:“听了青年论坛,感到非常振奋。我们的年轻人,不但有热情,还有持久、坚定的信念支持这份热情,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做事方式和方法。更进一步,不但能自己做,还能把它们讲出来与其他同辈切磋交流,非常难能可贵。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感受到文化对于青年的两个面向:一方面是自己被化;另一方面是化人。要做好这两方面的事情,需要内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就是自己要真诚地追求,外部条件就是一些外界的助力。自己的追求方面,真诚和悟性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不能只是书上来书上去,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事业当中去,古人最强调的就是在事上磨练。外界的助力方面。要有导师的引领,如果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能有一个好的导师,哪怕是一句话的点醒,可能对于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此外就是同辈的影响,相互激励和加持非常重要。我们会看到青年组织、学生社团对大家的影响特别大,我结识到的很多人也是早期就在社团生活中埋下了种子,毕业之后十几年都没有放弃,大家都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延续着青春时代的梦想。从几个青年人的故事来看,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方法,但是最后都殊途同归,走向了共同的原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