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09-27 09:38:44
标签: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八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

来源:“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八月廿二日庚申

          耶稣2019年9月20日

 

9月7日至8日,“第八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研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海内外五十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讨论议题涉及《三礼》学、《春秋》学、《尚书》学、《诗经》学、经书校勘、出土经学文献等诸多方面。

 

“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始于2005年,在北京、西安、厦门、台北、南京、上海、武汉多地历次召开,迄今已有十四年,是中国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盛会。本次研讨会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主办,岳麓书院历史系、哲学系以及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承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协办。

 

 

 

开幕式现场

 

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中国书院博物馆一楼报告厅举行,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谢赤教授和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教授分别致辞。肖院长在主持时简要介绍了岳麓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岳麓书院的经学研究传统。

 

 

 

湖南大学副校长谢赤教授致辞

 

谢赤教授在致辞时讲述了湖南大学的建校发展史、学科分布及建设情况,表明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力争将经学研究打造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

 

彭林教授谈到,与会论文的主题涉及经学的各个方面,这表明经学研究有了深入发展,他同时向湖南大学以及岳麓书院表示诚挚感谢。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教授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分三场举行,在开幕式后的两场大会报告中,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叶国良先生、曲阜师范大学方向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爱平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姜广辉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宗力教授、台湾大学徐富昌教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澳门大学邓国光教授,分别就先秦礼学、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近代学者的经学教育、清代《诗经》学、清华简与《左传》对读等论题进行报告。

 

 

 

大会报告

 

在此后的四个分会场讨论中,与会的各位专家围绕各自的新近研究,同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第一分会场的讨论,集中于经书校勘、出土经学文献、石经考订等领域。其中,北京大学张丽娟教授,通过梳理今存四种宋刻《周易》经注本,探讨了《周易》经本的源流。北京大学顾永新教授从注疏合刻本题名更易和内容构成出发,对经注疏合刻的早期进程进行了探究。上海大学宁镇疆教授、浙江大学许建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黄人二教授则在出土简帛与敦煌文献的考释、整理等方,面向在座的学者发表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的讨论,主要涉及《周易》《春秋》学史研究、郑玄经学专题研究和汉唐经学史三大方面。其中,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易经源流》一文,以“变”为核心,对《易经》的主旨予以考辨,在传统读法的基础上,对《易经》的主旨作了新的转化与时代性把握。复旦大学林志鹏教授则以传统的《汉书艺文志》与新发现的清华简《系年》为中心,对《春秋》“微体”文献作出研究,进而对《左传》成书问题予以考察。台湾“中央”大学刘德明教授分别对理学家程颐、朱熹、吕大圭的《春秋》学研究方法、特色等予以诠释,为我们展现了理学家的《春秋》学世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吴仰湘教授则以刘逢禄、章太炎、皮锡瑞为中心,对《箴膏肓》在近代的回响作了全面的梳理,对汉末何郑之争在近代再次被发现、被重视的这一学术史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此外,本场其他学者也为大家带来了极富价值的相关研究。

 

 

 

第二分会场

 

在第三分会场讨论中,来自海峡两岸的十六位学者,在中国传统礼学、《诗经》学等领域开讨论,议题涉及了礼经仪节探析、礼学与礼制关系、丧服学等诸多方面。其中在礼学与礼制研究方面,台湾师范大学林素英教授通过对比《管子》《周礼》二书政教思想的不同,来检视过往《周礼》成书年代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指明了路径,发人深省。北京大学吴飞教授则由程瑶田的丧服之学出发,来揭示清代礼学研究的新形态,阐述了程瑶田所开辟的礼学研究路径对于清代礼学研究的影响。在有关《诗经》学的讨论中,北京大学吴国武教授通过解析《毛诗诂训传》的体例结构与思想系统,指出《毛传》在文字训诂之外的义理构造与儒学要旨,从更广阔的来层面阐发《毛传》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而台湾中兴大学林淑贞教授、台湾东华大学程克雅教授对于朱子诗论与湖湘学者刘善泽《三礼》学的研究,也同样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三分会场

 

第四分会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四书学、经学通论、域外经学研究等方面。其中,聊城大学唐明贵教授对南宋学者杨简《论〈论语〉》一书予以分析,探寻了杨简著作中所体现的心学特色。来自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的范丽梅研究员则重读胡适与钱穆,尝试梳理传统进入现代的学术转型中,“经学”所历经的思想文化革命与知识结构的重整。在域外经学的讨论中,香港浸会大学卢鸣东教授与陈亦伶研究员围绕朝鲜《朱子十训》的形成和应用、旧韩末学者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接受与批判等话题与参会学者进行了交流。复旦大学邓志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周淑萍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青山大介副教授也就相关议题发表论文、展开讨论。

 

 

 

第四分会场

 

8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场大会报告,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吴仰湘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虞万里教授、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蒋秋华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等四位教授,就中国早期经典的发生、洪适的汉石经研究、清儒刘逢禄的《尚书》学、《六经》与《四书》的学术旨趣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在会议闭幕式上,岳麓书院院长助理余露副教授主持并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郜同麟、湖南大学许超杰及马涛、暨南大学李旭等四位学者代表分会场分别总结了各自会场的论文发表情况,最后彭林教授致闭幕辞。他回顾了历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的艰辛历史,对中国经学研究的复兴进行了展望,并号召与会学者共同努力,为中国经学的发展贡献心力。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