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师生情绪要关注,港中学罢课不可取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9-08-23 09:02:47
标签:反修例、香港

明报社评:师生情绪要关注,港中学罢课不可取
来源:《明报》(香港)
时间:2019年8月23日 7:41 AM




开学在即,由大学到中学,都有人号召罢课。大专生多为成年人,有能力亦有责任为个人行为负责,然而中学生仍未成年,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心智成熟程度,差距可以很大,中学是学童接受基础教育和成长的园地,不应成为政治动员场所。


学生关心社会是好事,但集体罢课绝不可取,就算个别高中生希望表达政治诉求,也应该与家长和校方好好商量,三思罢课是否“唯一”或“最佳”做法。


反修例风暴牵动人心,师生情绪难免亦受影响,办学团体和校方应做好准备,为感到困扰的学生提供支援,教师则应秉持专业原则,避免个人情绪影响教育工作。

罢课恒常化影响大
中学不应成角力场


这个暑假适逢反修例风暴,即使是小学生也知道香港发生了大事。参与过反修例和平示威的大学生、中学生和教师固然不计其数,一些暴力事件中,也出现了中学生和年轻教师的身影。


暑假来到尾声,这场政治风暴仍然持续,10间大专院校的学生会表示,将在开学日(9月2日)发起罢课集会,并在各自院校发起两星期的“罢课不罢学”行动,不排除稍后会将行动升级至无限期罢课;有政治组织则与一些学生关注组筹组平台,号召中学生罢课,有组织者呼吁开学后“一周一罢”,逢星期一罢课。


针对有人发起中学生大罢课,日前教育局长向全港校监及校长发信,强调任何人不应煽动或鼓动罢课,有办学团体亦表示不支持罢课。

罢课作为一种表达政治诉求的手段,无可避免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恰当与否要视乎很多因素,不能简单说“成年人有罢工自由,所以学生也有罢课自由”,将一切罢课行动合理化。大学生大多是成年人,应该懂得权衡轻重,亦有足够独立思考能力,决定是否参与各类政治活动,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大学生罢课,不同市民也许会有不同看法,未必人人支持,然而大体都会予以尊重。可是中学生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大学是成年人钻研学问的地方,相比之下,中学和小学则是学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园地,也是他们成长的地方,罢课不单影响中小学运作,亦会妨碍学生正常学习。


大专生的心智成熟程度,理应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可是中学生的情况却相当参差,刚刚升中的中一生,跟准备应付DSE的中六生,无论识见和成熟程度都难以相提并论,最近教协谈及罢课问题,亦提到中学生成长有快有慢,对社会事件的独立判断能力参差,不适合集体罢课或政治表态。


以往个别中学生提出罢课,校方通常安排他们校内停课,要有家长信方可校外停课,由于规模有限、参与者多为高中生,一般问题不大,可是眼下酝酿的却是“一周一罢”,情况有别。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亦指出,罢课恒常化对教育会有很大影响,对社会和学生发展并非好事。

教师秉持专业原则
教学不渗个人情绪


反修例风暴持续,香港局势动荡,数十年来前所未见,就连大人也有很多情绪压力,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学童,学校应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让他们可以继续专注学习和快乐成长,任何人都不应为求增加政治筹码,打中小学主意,将学校推入政治斗争角力场。


当然,这不是说校内教师和一些较为成熟的高中生,不可以在校外参与和平示威等活动自由表达意见,可是在校园内进行政治动员,又是另一回事,因为这会衍生“政治表态”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朋辈压力,感到要“跟大队”;若有学生的父母是警队中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校园一旦政治化,当前社会撕裂对立氛围,有可能在校内蔓延,对学童百害而无一利。

学生应该关心社会,修例风波是大事,校方应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件,不应有太多忌讳。若有学生希望无限期“一周一罢”,家校双方应该携手铺陈利弊,劝喻三思。


反修例风暴对中学生的冲击不能低估,可能有人领教过催泪烟甚至受伤被捕,亦有人可能因家人职业遭朋辈杯葛,又或因为政治立场与家人发生摩擦。开学后,校方若发觉学生情绪有异,更应多加关心,提供适当辅导。

另外,教师回到课室,亦要秉持教育专业,避免个人情绪影响日常教育工作。教师也是一般市民,人人可以有不同政治立场,然而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将个人政治信念灌输给学生。


教协会长冯伟华表示,即使学生持有不同立场,教师都应保持专业态度,勿让校园出现欺凌情况。当前社会纷乱,为人师表并不容易,若教师感到压力困扰,亦应向校方反映寻求支援。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