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走进乡村:当童真遇上古文

栏目:高校社团
发布时间:2019-07-11 00:13:51
标签:古文、安徽学子

安徽学子走进乡村:当童真遇上古文

来源:主办方投稿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六月初八日戊申

          耶稣2019年7月10日

 

 

听我琅琅读书声,知我莘莘学子意。在小小的春蕾学校里,传出整齐又有气势的琅琅书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良梨“寻‘梦’经典,智教春蕾”暑期支教团队发挥专业技能,将属于文学院的“古风”特色带入课堂,从古文学到古汉语,从诵读到深入理解,带领孩子们叩开诗词歌赋的大门。当童真遇上古文,当活力碰上沉淀,今天的春蕾学校散发着年轻力量所特有的红润与光彩。

 

一、观“沧海”之胸怀与情志

 

《观沧海》一诗,生动描绘出山岛深秋景象的同时,深刻地蕴含着一种开朗乐观、 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寄寓着诗人比大海更加宽阔的胸怀,其中还蕴含着诗人包容天下的理想情趣,正是这番寓意,春蕾团队选择了这首诗,以启发孩子们树立广大胸怀与情志。

 

这节课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观沧海》的写作背景,生动地画出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图,讲述了当时人物之间的关系。老师的上课风格很有趣,忽高忽低地语调常常逗乐孩子们,上课的内容就伴随着笑声被孩子们牢牢地记住。在这之后,孩子们集体诵读了《观沧海》,拖沓而又可爱的诵读声逗笑了老师,小脑袋来回晃动着,颇有古人背书的姿态,孩子们沉浸在有趣的经典诵读里。

 

 

 

图为队员《观沧海》上课场景(王蕾 摄)

 

二、探篆书笔法奇绝之巧

 

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春蕾团队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仅仅通过演示很难让孩子们理解篆书笔法的特色,因此,春蕾团队准备了田字格,让孩子们通过跟着老师一笔一划地模仿、练习,以达到让孩子们真正体会篆书中时而圆润时而平直的字体特点,融入“象形字”的奇妙世界中。

 

老师在电脑上播放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篆体字照片,在讲台上讲解每一笔画的技巧,孩子们在端坐在座位前,认真地跟着老师书写。这帮孩子们总会给大人们惊喜。超过了队员们的预期,孩子们不仅仅清楚地写出了每一个字,而且还书写地十分工整美观,像曾经练习过似的。在支教的过程中,孩子们给的每一份惊喜,对春蕾团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充满了感动与自豪。

 

 

 

图为队员在黑板上示范篆书(王蕾 摄)

 

三、品“大同社会”中的书与道

 

与一般的教学方式不同,志愿者老师甄慧并没有简单枯燥地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而是建立在小学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大同’即高度的和谐”的主题,接着篆书练习切入,将“同”字分为“凡”和“口”两部分,甄慧解释道:“‘凡’与‘口’组成了‘同’字,即‘凡口为同’,每个人都这么说——就成了‘同’。将此引申为‘众口一词’,形成了‘相同’,达到了一定的‘和谐’,便构成了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

 

在《大道之行也》的课堂上,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主动地走上讲台跟着甄老师书写“大同”的篆书。当甄慧发起提问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双手,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其中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小男生在第一轮上台时,犹犹豫豫地,伸起手来,又假装在挠头,十分害羞。队员问他为什么不举手,他说:“我不好意思举手......”在队员的一番鼓励下,他坚定地举起了手,并且走上了讲台,漂亮工整地写上他的字。

 

“你听懂这节课了吗?”“当然啦!老师讲的很好玩,而且很易懂,我还想跟着她写‘同’字!”当这节课结束后,甄慧和其他队员都有些担心: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大道之行也》会不会过于深奥,晦涩而难以理解呢?但没想到的是,队员们在课后询问了很多孩子,他们都认为这节课生动有趣,并且有很多新的收获。在难懂与易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是春蕾团队前进的一大步。

 

 

 

图为队员教孩子写篆书的“同”字(王蕾 摄)

 

在趣味当中传授知识,在尝试当中汲取经验。在春蕾团队真正投入到实践过程中时,发生着很多想不到的事情:孩子们热情积极的接纳、上课时拖沓却可爱的读书声、教学时帮助孩子树立起的信心......春雷团队从未停止过脚步,他们正提着一盏明灯,探索着那充满想象与可能的奇幻小岛。

 

 

 

图为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书法作品”(王蕾 摄)

 

 

 

图为小朋友自发地在黑板上书写“春蕾学校”和“安徽师大”(王蕾 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