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曹魏摁下的多米诺骨牌,到了宋代才停下来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三月初一日壬申
耶稣2019年4月5日
从魏晋南北朝至唐末五代,这740年间,野心家玩得最嗨的游戏,就是禅让。禅让为他们实现“彼可取而代之”的梦想提供了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成了“墙头变幻大王旗”的主要模式。
东汉延康元年(220)十一月,许都的汉朝大臣开始向魏王曹丕劝进,说天下出现的符瑞图谶准确无误地显示:天命已从刘汉转移至曹魏,请魏王顺天应人,受命登基。当月十三日,汉献帝发布禅让诏书,曹丕欲受诏,司马懿进谏说:“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曹丕遂辞受诏书。
十一月二十日,汉献帝发布第二次禅让诏书,但魏王还是坚辞不受。二十五日,汉献帝又发布第三次禅让诏书,魏王开始时还推辞,但在九卿的再三劝进下,松口表示“考虑考虑”;于是,汉献帝发布了第四次禅让诏书,曹丕这才于十一月二十九日登坛受禅,建立曹魏王朝。
转眼到了曹魏咸熙二年(265),魏元帝曹奂也被迫禅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晋王朝。你看,不到五十年间,禅让的游戏已经上演了两场,情景都差不多,只不过换了男主角。
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
东晋元熙二年(420),司马炎的后裔、晋恭帝司马德文,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宋武帝刘裕。司马氏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绝不多见的充当过禅让制策划者、受禅者与禅位者三种角色的家族。
只是禅让游戏玩到第三轮之后,品质便越发低劣了,因为玩第三轮游戏的刘裕开创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将禅位的前朝皇帝处死。从前,汉献帝、魏元帝禅位之后都得善终,而晋恭帝却被刘裕派人用棉被闷死,禅让的游戏自此变得更加血腥。
刘宋王朝很快也尝到了血腥禅让的恶果:479年,刘裕子孙、宋顺帝刘准禅位给齐高帝萧道成,复被杀害;过了20多年,即502年,萧道成的孙子、齐和帝萧宝融禅位给梁武帝萧衍,并被杀害;再过50多年,即557年,萧衍的后人、梁敬帝萧方智禅位给陈武帝陈霸先,亦被杀害。这是发生在南朝的血腥禅让。
北朝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550年,北魏的孝静帝元善见受高洋胁迫,禅位给高氏,随后被高洋毒杀;557年,西魏的恭帝元廓被迫禅位给周孝闵帝宇文觉,随后被宇文觉堂兄宇文护杀死;宇文觉建立的北周王朝,同样亡于禅让:581年,周静帝宇文衍将帝位禅让给了杨坚,最终同样难逃一死。
那个杨坚,正是隋王朝的建立者,结束了中国长达160多年的大分裂时代。但隋朝从禅让游戏中诞生,也在禅让游戏中死亡。由于第二任皇帝杨广倒行逆施,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业十三年(617)十一月,太原李渊攻入长安,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拥立其孙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次年,隋恭帝宣布禅位,李渊受禅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
自曹丕摁下禅让的多米诺骨牌以来,唐朝算是第一个受禅立国的长命王朝,此前的受禅王朝普遍短命,司马氏建立的晋朝国祚略长一些,但西晋不过50年,东晋也只有100年。而唐王朝的结局,还是亡于禅让游戏:唐末天祐四年(907),哀帝李柷禅位给梁太祖朱温,复被朱温毒死。
继南北朝之后,中国又进入一个为期50余年的小分裂时代——五代十国。在这小分裂时代,禅让游戏又上演了两回:后汉禅让给后周,后周又禅让给赵宋。
从魏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历史明白无误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禅让的游戏越是频繁发生,世道越是动荡不安。
禅让制本是一种优越的权力继承制度,为什么实施起来却变得如此不堪?让我们从禅让的历史说起,按照儒家经典的记载,上古的尧舜时期正是禅让制的黄金时代,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这一历史时期也被儒家定义为“公天下”的大同时代。“公天下”的意思,用《礼记》上的话来说,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天下为天下人共有(天下为公),领导天下的君主由众人选举产生(选贤与能)。
所谓禅让制度,其实是一种早期选举制:部落联盟领袖的继任人选,由现任领袖与各部落首脑广泛协商、共同推选出来,再让他主持祭祀、摄政实习,以试验是否获得上天与人民的认可,最后才正式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领袖。舜是这样选上来的,禹也是这样选上来的。你如果以为禅让仅仅指现任领袖指定接班人,然后传位给他,如同洪七公将丐帮帮主之位传给黄蓉,那就误会禅让制度了。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禅让制是与“公天下”相配套的。在“公天下”时代,禅让制就是部落联盟领袖的产生方式,一次禅位仅仅表示部落联盟更换了领袖,并未意味着改朝换代。改朝换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家天下”时代才出现的。传说中,大禹之子破坏了禅让制,建立了夏朝,天子之位从此世袭。儒家将夏朝以来的社会定义为“家天下”:“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家天下”的形态延续至清王朝。
“家天下”时代是不可能适用禅让制的,硬要在“家天下”时代启动禅让的游戏,只会意味着权臣篡位,意味群雄逐鹿,意味着改朝换代。《封神演义》、《说唐》、《说岳全传》等明清小说都引述了一句古语:“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放在“公天下”时代,指的便是禅让制度;但在“家天下”时代,无非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雅文版本,是野心家觊觎高位的漂亮借口而已。
与“家天下”相匹配的合理继承制度,只能是世袭制,因为世袭制可以塞住“彼可取而代之”的乱源。世袭继承制又可以分为嫡长制与立贤制。如果你足够理性,便会发现,“立贤”看起去很美,但同禅让制一样,容易引发竞争、斗争乃至战争;“立嫡长”则按照先天性的血缘顺位确立继位人,无从竞争,预期稳定。用一位明朝人的话来说,“议贤则乱,议亲则一”。
不过,“立嫡长”也有一个大问题:无法确保继位的君主都是贤明之人,很可能嗣君就是庸常之辈。这就需要宰相制度的补救,用明末黄宗羲的话来说:“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按宋人的设想,最好是“虚君实相”,君主地位尊贵,世袭罔替,但不亲庶政;宰相执掌国柄,通过“选贤与能”的方式产生。如此,倒不失“天下为公”之遗意。
相比之动听的禅让制,“立嫡长”的继嗣制度加上“虚君实相”的权力运转机制,无疑更值得信赖。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禅让的游戏发生在960年,周恭帝柴宗训将皇位禅让给了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立国后,即致力于消除再次发生禅让把戏的制度土壤,三国时期司马氏启动的多米诺骨牌,以其巨大的制度惯性运动了700多年,至此终于完全停息。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周海春 荣光汉】论孟子之“义”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