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9-01-14 22:59:34
标签:苇杭书院戊戌会讲

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腊月初八日庚戌

          耶稣2019年1月13日

 

2019年元月12至13日,以“仁”为中心议题的苇杭书院戊戌年度会讲在北京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200余名儒门同道及国学践行者。楼宇烈、张祥平、张祥龙、韩星、程方平、任剑涛等20余位学者专家,从“仁”的基本内涵、“仁”的传统与现代精神、仁学与儒家修身工夫、“仁”与西方宗教博爱观念等角度展开讨论。

 

 

 

活动由苇杭书院和北京大学经典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辰青年计划、衡水学习社协办。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式首先以起立默哀、视频讲述的方式,追思刚去世三个月的当代知名儒者、苇杭书院创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并对书院十年会讲进行了回顾。今年以“仁”为主题的年度会讲,适值会讲十周年纪念,杨汝清先生早在2018年4月份即开始筹划,但10月份出差途中不幸因病骤逝。本次会讲,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位弟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以行动支持苇杭书院的讲学活动,让现场嘉宾与观众为之动容。

 

 

 

开幕式之后,苇杭书院戊戌年度会讲第一场正式开始。本场会讲由北京大学博士萧伟光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北京农业大学张祥平,中国人民大学韩星、程方平以及西南政法大学董卫国同台论道,并与现场听众热烈互动。

 

 

 

楼宇烈:用“仁”来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在首场会讲上表示,“仁”是儒家核心的理念,儒家的仁义,口语说的仁义道德或者道德仁义,把道德和仁义融为一体来讲,其实先秦时道德与仁义,概念分别来自于道家和儒家,是有所不同的。道德强调的是天性,道德为万物所有。仁义是人为的,人为装扮起来的。伪,我们不要以为伪就是虚伪,“伪”字的结构是人为。人之所以跟动物有区别,就在于人可以自我装扮自己,能够把自我和动物区别开,文明就是通过文饰来显示的。

 

楼宇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明”这个概念是人的自觉性的体现。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离动物(性)越来越远,把动物的完全自然而然的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这才是文明的标准。以此参看今天的社会,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值得大家思考。仁义就是人的自觉。我们都知道“仁者爱人”,作为人应该相互敬爱,而不应该像丛林法则那样,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人就应该弱者强扶,这才是人的社会。所以,究竟什么是文明呢?就是人的自觉的体现。

 

楼宇烈进而指出,在中国传统话语里,法、礼、仁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孔子学问的核心就是仁学,单说礼学不是很准确。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认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是让大家能对礼规定的言行规范自觉遵守。而他所说的“仁者爱人”,更重要的含义是人的自觉。因此,作为人,要遵法、要守礼,还要有自觉性。法是最外在的、是强制性的;礼是一种习惯自然的行为规范,也有一定的自觉性,但还没那么高。只有用“仁”来作最终的区别。所以,仁的根本精神就是人的自觉和自律,也只有这样,才能挽回礼崩乐坏的情况。如果人没有自觉性,就不可能挽回礼崩乐坏的局面,再强大的法治力量也不可能做到。仁学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治乱有直接意义和直接影响。

 

“人要自爱,人要自尊,人要自信。”楼宇烈说,儒家的文化里非常强调“诚”,诚信、诚实。“诚”在儒家文化里面是是一种天德,天所具有的德行。《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们讲“天人合一”,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天人合德”。什么德呢?就是“诚”。在古人看来,诚则明,诚信则神。诚者为仁所守、为义所行,所以“诚”的内涵就是守仁、行义,这也就是儒家核心的“仁义”。一个没有自觉、不能自律的人,不能称为“仁”。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发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不能称为“仁”。仁还有一个核心就是自己做主,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反求诸己的,必须看到仁的作用在什么地方,要用“仁”来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张祥平:“仁”就是真诚待人待天下

 

儒家学者、北京农学院副教授张祥平先生的发言,重点从儒家修身的层次来解读“仁”。他说,“仁”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真诚待人待天下,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张祥平首先分析了儒家的“礼”和“仁”,认为“礼”是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和再分配协调规则。《周礼》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分层:即中央、地方、基层;后三个部分是分工,包括军队、司法和工匠。当我们“克己复礼”的时候,就和整个社会大结构整合到了一起,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援引《论语》颜回三月不违仁的实践故事,指出仁的表现,应该是像孔子和颜回这样,真诚待人,真诚待天下,“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由此,张祥平提出儒家修身五层次,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为义;好学、致用;克己复礼依于仁;与民同患道虚行。儒家是二人本位,所以首先要孝悌、谨信,要爱众、亲仁、为义。谈到家国天下,就是克己复礼依于仁。所谓人生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要做到“与民同患道虚行”,所谓“与民同患”,就是《周易》“系辞”中说的“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儒家修行的第二层次是爱众、亲仁、为义。就是要以志士仁人为榜样,以孔子的优秀生为榜样。他们的心灵世界,就是《论语》中出现的师生教学相长的精神大餐。

 

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的发言,主要针对孝与仁的关系展开。他引用朱子的注解,认为从理解性理的角度看,仁德是孝悌之本;而从实践的角度看,行仁则应以孝悌为本为始。儒家的爱是以同心圆的方式,发源于血缘亲情,然后一层一层推导至天地万物。他强调,仁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更主要的是人的生命实践。我们要把仁看成安身立命之本,是须臾不可离的。

 

程方平教授在会讲中指出,“仁”的概念也不是孔子发明的,但它是孔子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孔子所做的工作,就是中国最早的文艺复兴。他提倡仁道,就是通过教育,让人成为人。“仁”的思想不只是中国化的思想,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董卫国老师认为,一部儒学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部关于“仁”的诠释史。孔孟对于“仁”的教导是非常全面的,蕴含丰富的内涵,包含了诸多可能性的诠释方向。汉唐儒学对“仁”的诠释比较看重的是政治层面,比如董仲舒说“仁”是“天心”,即爱人利物之心,所以仁政乃是天道的要求。宋明时期,仁道的诠释比较重视精神境界和修养工夫的诠释方向,从而挺立超越性的价值层次。到了近代,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在消解西方的启蒙精神时,第一个想到重新诠释的就是儒家的“仁道”。谭嗣同《仁学》称“仁”以“通”为第一义,它包含着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仁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任何一个时代,要寻求社会治理、道德教化之基础,振兴文化,都要对仁有一种自觉,有一种新的诠释和理解。

 

 

 

据介绍,苇杭书院由民间儒者杨汝清先生2006年在北京创办,以讲学论道为主旨,通过修习儒家经典,践行儒家生活方式来影响和带动以青年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和学子为主的具有文化情怀和公益理念的同道。这所民间书院秉传统书院精神,藉民间公益模式,先后举办了以孝、礼、信、耻、廉、义、和、忠、恕、仁等为主题的年度会讲,邀请著名学者和躬行践履国学价值精神的各界精英,“以儒家解释儒家,用经典诠释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回应现实关切,是全国知名的公益儒学传播平台。(图片由苇杭书院提供)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