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云】孔子后裔和明代山西儒学——读《孔天胤评传》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19-01-11 15:48:37
标签:孔天胤评传、孔子后裔、山西儒学

孔子后裔和明代山西儒学
——读《孔天胤评传》
作者: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元2570年暨耶元2019年1月11日




孔天胤(1505—1581),山西文水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成就卓著,被称为元好问之后明代北方的学界领袖。他担任过布政使等高官,为政廉洁、治理有方,广有清誉;早年进士考试中榜眼,在明代山西是最好名次,堪称一代学霸;孔天胤还是一代通才大儒,著作等身。作为孔子60代孙,又是皇亲国戚,久居他乡作故乡,孔天胤为山西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因此,无论就山西文化发展还是儒学发展形态,孔天胤都值得我们关注研究。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勇耀等著《孔天胤评传》于年前出版了(2017年11月1日)。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精益求精的著作,代表了当代孔天胤研究的最好水平。根据有关统计发现,山西的作家像唐五代辽宋时期的柳宗元、司马光、元好问的研究长盛不衰,但是孔天胤有关的没几篇文章。张勇耀这个选题的著述无疑是很有学术眼光。

张勇耀长期从事山西文化研究,为人认真勤奋。长期以来,一直跑国家及省图书馆,跑地方文史单位,遍查遍访,来来回回,不厌其烦,充分获取了有关研究资料。研究孔天胤,张勇耀已经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先后出版了《孔天胤年谱》《孔天胤传》等著作以及学术论文。[1]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孔天胤评传》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资料更加全面,理论气势更加显著,著作更显厚重。山西文化研究的耆老赵桂溟在位本书作的序中说:张勇耀、韩兵强著的《孔天胤评传》通过对孔天胤一生命运的解读,很直观地表现出明中期的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状况;二是通过对孔天胤人生际遇的叙述及其内心世界的开掘,深刻挖掘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士君子文化在我国传统社会治理结构中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三是通过对孔天胤仕途的考证,对明代的科举、吏治、宗藩管理等制度有更具体的认识;四是对孔天胤在山西的文化建树的展示和研究,展现古代乡绅落叶归根后对于地方文化的带动和影响作用;五是通过对孔天胤的宦历、交游的考证,可以让我们对明中期儒学文化的重要支脉――河汾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符合实际情况。

《孔天胤评传》值得推许的地方很多,譬如说著作白手起家的首创精神、文献全面的务实态度等等,都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看到作者似乎更在意孔天胤思想的表述、开掘和分析,说明著作强调学术品位,在更高的起点上运作。如第六章孔天胤哲学思想的讨论,通过孔天胤儒家经义及理学思想的阐发展开,认为孔孟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的发展观具有科学性,通过对大观和大道的区分,提出正心是人生的根本,儒释道具有相融性,明德正心、和佛教的修行成佛相通,以古道造士,在古道的旗帜下将儒道思想勾连打通,强调学习要致用先行,更具实践意义。我们知道,我国的周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其核心理念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由此引发出春秋后期的百家争鸣。因此,孔天胤说的古道就是大道,在大道的语境中发现释道儒的相同相通和不足,所以无愧于一代大儒。张勇耀是山西著名的作家和编辑,为《名作欣赏》的主编之一,文笔流畅的表达自然优于一般学术著作,但将重点放在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发现上,著作更显知性,也具有现代价值。

《孔天胤评传》是思想、传记、考据一体的著作。这种编排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学术技巧的熟练和自信。譬如说根据《山西府志》和石刻考证孔天胤是孔子的60代孙,让我们对孔子的家族世袭的流向有了新的认识,而孔天胤对大道之行的把握体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儒学的新的发展,更不是把孔子奉为神,说明孔天胤的思想具有科学精神。在叙述当中往往会进行考证,在考证中又能理论分析,文笔纵横潇洒, 十分难得。

《孔天胤评传》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能够在整个思想史和明代这样的时空中观察玄览,因此很多地方对明代的政治、吏治、科举、文化风貌都有新的发现,对山西文化的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对当代山西学术可以说增益添采,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和张勇耀老师相识在太原纪念降大任先生逝世一周年的会议上。降大任先生是著名的山西文化研究学者,他和三晋文化研究会为当代的山西文化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因此受到大家尊敬。张勇耀老师非常仔细地编写了降大任先生有关的生平资料,有些还是连夜赶出来的,但是十分全面精美。说明她是认真负责重感情的人,最近她在中国传媒大学访学,我虽然没有来得及去看她,但是知道她正在有计划地研究山西文化,值得期待。山西人普遍爱山西,我已经有很多体会,但可以肯定她是拼命的一位。《孔天胤评传》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值得品味。

注释:


[1] 《孔天胤与嘉靖版山西通志、汾州志、介休县志》(《史志学刊》,2016年第5期)、《孔天胤与谢榛交游考略》(《名作欣赏》,2017年第8期)、《孔天胤刻书考略》,(《史志学刊》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读书吹剑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