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杜维明等倡议设“尊师日” 众学者积极响应

栏目:教师节改期
发布时间:2010-10-02 08:00:00
标签:

 

    本报讯  “孔子以其光辉的德行与影响,获得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尊重。有鉴于此,我们倡议在9月28日设立‘尊师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尊师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文化中国、儒教文化圈乃至全球各地的一个有深刻意义的节日”。最近一段时间,海内外很多学者都收到了由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和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郭齐勇联名发起的《关于定9月28日为“尊师日”的倡议书》(见本报15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梁涛告诉读书报,他受杜维明先生的委托,将倡议书转发给海内外人文领域的学者,征集他们的签名。与此同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治洪也受郭齐勇的委托,将倡议书发给他熟悉的学术文化界人士。倡议书发出三四天的时间里,梁涛和胡治洪分别收到了几十封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回应。
 
    寻找中国文化中普世的东西介绍给世界
 
    2004年,杜维明在教科文年会上曾提出,应有一个世界性的尊师日。“这个说法一直讲了很多年。这次我们发起倡议,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尊师日,先从中国做起吧。”谈起这次发起的倡议与近年来关于定孔子诞辰日为尊师日的呼吁,陈来认为,杜维明在教科文大会上提出尊师日,因为孔子在世界文化中的典型意义,本来也是建议用孔子的生日,“所以这次我们的倡议与以前的提法有一个继承的关系”。
 
    另外,这次的倡议书里有一个提法,即尊师重道是一个普世价值,以前这样的提法比较少。“以前我们一谈起普世价值,都是讲平等、自由、正义等。提出尊师重道也是一个普世的价值,我觉得这在教育领域也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体现,陈来说,从教育领域来讲,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的一个方面。
 
    尊师日更加凸显中国文化的意义
 
    前有教师节(9月10日),后有尊师日(9月28日),二者之间是否显得重复或多余?教师节和尊师日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陈来的回答是,提出尊师日,是想为将来教科文真正确立一个孔子诞辰的尊师日建立一个基础,向成为世界的尊师日推进。“如果将来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生日作为世界尊师日,这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传统是一个很好的肯定,意义很重大”。在他看来,这不是当前的教师节所能承担的。教师节定在9月10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清楚,没有一个明确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尊师日定在孔子的生日,这就将尊师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更加凸显了中国文化的意义。
 
    相比较教师节只是一个简单的节庆,尊师日的文化意义要深远得多。据陈来介绍,一方面,学生和全社会要尊敬老师,另一方面,老师要重续师道的尊严,要了解作为老师的责任,了解教育的本质。“尊师日使得整个社会有机会重温教育的责任,教育的宗旨。带有反省的意味”。这种文化上的诉求使得尊师日与教师节区别开来,二者可并行不悖,承担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众多学者积极回应
 
    “全力支持。”澳门邓思平博士(国际儒联理事)。“我愿附骥于后。秋风(独立学者)”。“我同意联署。”陈昭瑛(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意署名。”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倡议书发出三四天的时间里,梁涛和胡治洪分别收到了几十封海内外学者的回复。“此举实为承续我中华文明传统、挽士风世风于颓靡之中的伟大之举,得人心天心,在下自当攀附骥尾,应声附和。”远在比利时根特大学访学的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收到邮件后也迅速做了回应。
 
    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在信中说:“三先生的倡议很好,普通大众在这一天主动给师友打电话、发消息、写信等,从民间先做起,有望形成新的‘民俗’,从而影响政府的态度。我们做教师的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当问起倡议书的最终达成目的时,陈来告诉记者,“先只是拟出一份倡议书,作为一种理念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支持者众多,陈来表示下一步会考虑向教育部或相关部门递交提案,正式提出申请。
 
    面对这些学者的回信,梁涛非常高兴。在他看来,尊师日的提出,对儒学的复兴意义很重大。如果倡议能够得到实行,那就表示官方对儒学、孔子地位的认可,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调动传统文化中好的资源,在儒学中发掘出更多的东西。
 
     记者 陈菁霞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9月22日01 版)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