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武汉大学成立国学院,郭齐勇出任院长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0-07-03 08:00:00
标签:

  
 

    武汉大学网站(通讯员张全友实习生黄朔)6月25日,武汉大学国学院正式揭牌,该院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具有国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之一。

    据了解,自2001年起,武汉大学在国内率先创办国学本科实验班。2005年起,开始挂靠相关学科招收国学方向的研究生。2007年,为了更加系统地培养国学人才,武大以交叉学科的名目增设了国内首个国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批准,并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

    据国学院首任院长郭齐勇教授介绍,传统的中国学术强调义理、经世、考据、辞章一体,其研究范畴不是现在分科过细的学科门类所能涵盖的,研究方法也与现代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国学院的设立,正是为了借助武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培养专门人才,是完善国学人才培养结构与体系的有益尝试。

    在研究方向和师资力量上,国学院打破原有学科划分限制,实现了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艺术学等五大学科的真正交叉融合。国学院组织各相关学科有实力的专家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并聘请校外乃至海外的学者授课、开设讲座及联合指导学生。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国学院主张打好基本功,以小学训练和古文献训练为基础,加强外语、中外学术之方法学训练和国学典籍的创造性诠释,重视海外中国学术成果的研讨,重视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郭齐勇说,国学不是复古主义,“我们的国学是新国学,是开放的国学,是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社会的一种呼应和互动。”

(编辑:陈丽霞)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国学热背后是常识缺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6月26日

 

    本报武汉6月25日电(记者甘丽华 实习生单舟)“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对白中常出现"你的内人"、"我府上"等词语。还有一位博士生给导师寄贺卡,竟然写的是"某某先师收"。”在今天举行的武汉大学国学院揭牌仪式上,首任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提醒人们注意国学热背后的常识缺乏和精神缺失。

  郭齐勇教授说,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写过一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大学通识教育读本,其中对“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中的“如享太牢”的解释竟然是“像坐大牢一样难受”。作为一个国学教育者,这样的“笑话”让他感到“很难为情”。

  他认为,近几年,我国出现“国学热”,反映了国民对国学的渴求,应该正确地因势利导。《论语》、《老子》等国学典籍不能“戏说”、“俗讲”,而是要“正讲”,而正讲的前提就是要读懂,不能错得太离谱。

  据介绍,武汉大学国学院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拥有“国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国学本科试验班已连续10年招生。其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同时要求至少掌握两门外语。郭齐勇将之形容为培养一些“读古书的种子”,并能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真正将国学传播出去。

  另一方面,他很重视国学教育的“草根性”,比起形式,继承国学精神更为重要。他小时候,家里人自己都吃不饱,母亲依然会把热腾腾的饭盛给乞讨的人吃。国学不仅是一门学问,它还是全社会的终极关怀。民间有“善根”,基于国学典籍的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对当今社会能起到精神安定和心理疗伤的功能。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则认为,“国学热”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观,也代表了中国意识和中国价值的觉醒,有积极意义。国学不仅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认同。他认为国学应有时代内涵,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国学的意义和期待都是不同的。过分追求经济发展使人淡薄了人类文化的价值,而转向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国学应该把人的生命放进去。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