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玲】探朱熹在莆遗迹,寻理学莆阳之脉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18-04-13 21:08:54
标签:

探朱熹在莆遗迹,寻理学莆阳之脉

作者:林爱玲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二月廿七日甲戌

          耶稣2018年4月12日

 

 


朱继祚书“古红泉”石刻

 

  

 

显济庙内刻朱熹的《群仙书社记》碑文

 

据记载,朱熹在1153至1190年间曾多次到莆田,并留下不少诗文。朱熹所咏叹“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日中流自在行”“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名言,蕴藏蓬勃的生命与活力传诵至今。春日,寻朱熹曾在莆阳大地留下的遗迹,探究理学在莆发展概貌,史海钩沉文献名邦文风昌盛的思想脉搏。

 

红泉义学引朱子“踊跃鼓动”

 

步入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中心小学旁的黄石文庙,这座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红泉书院,是历朝历代讲学宣教的重要场所,作为象征着莆田文风昌盛的一枚文化符号,庙内至今还留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记》石碑文,以及明末东阁大学士、抗清名臣黄石人朱继祚所书的“古红泉”石碣等。

 

“当时为了保护石碣,就把它镶嵌在墙壁里。”退休教师郑志坚带记者来到文庙偏殿,只见这块历史悠久的石碣,已与白墙混为一体,石块上“古红泉”三个红字依然清晰可见,拂去尘灰,石碣亦把人带至当时鼎盛一时的“红泉讲学”历史中。

 

南宋初,理学在福建得到广泛的传播,涌现出一大批承前启后的理学名家,兴化军莆田县黄石人林光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林光朝(1114—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人称“南夫子”。《兴化府志》载,绍兴十年(1140),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和聘请下,林光朝在红泉宫兴教办学,“开门教授”,“一意聚徒讲学不复出”,史称“红泉义学”。因其地处黄石东井,又称“东井书堂”。由于“红泉义学”为前来从学之士免费提供食宿,所以,一时间各地求学者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数百人,而且学生中“取巍科、登显仕甚众”。“南夫子”之名从此远扬,邑人刘克庄在《兴化军城山三先生祠堂记》中说:“初艾轩来水南,学者空郡从之,而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明代探花、邑人林文在《红泉讲道序》中也赞道:“吾莆自陈、隋间郑露讲学于南湖,在唐则吾祖蕴、藻、欧阳詹读书于泉山。至宋,艾轩讲道于红泉,由是文风大振,遂有海滨洙泗之称,其盛矣哉!”

 

有道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1130—1200年)是理学思想集大成者。莆籍著名学者朱维幹著的《莆田县简志》里载:“朱熹,字元晦,亦作仲晦。其先代为婺源人,而寄籍建阳。行辈虽后于艾轩,而其在莆之影响则较大。”

 

林光朝比朱熹大十六岁,他在莆田红泉书院聚众授徒讲学,影响深广,朱熹遂慕名专程来红泉书院,访林光朝求教问学。辛巳(1161年)春朱子在莆田跟随林光朝学习期间曾有诗:

 

《曾点》

 

春服初成丽景迟,步随流水玩晴漪。

 

微吟缓节归来晚,一任轻风拂面吹。

 

另收录《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二有朱熹所记《论林艾轩作文解经》曰:在兴化南寺(莆田广化寺),见《艾轩林光朝言“曾点”言志》一段:某(朱熹)云:“如何见得?”艾轩(林光朝)云:“‘曾点’不是要与冠者童子真个去浴沂风雩,只是见那人有冠者……曾点见得这意思,此谓物各付物。艾轩甚秘其说,密言于先生也。”所以《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载朱熹学随林光朝学习顿悟后心情感受:“某(朱熹)少年过莆田,见林谦之(林光朝),方次云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

 

宋孝宗时期莆田名相、诗人陈俊卿在《艾轩祠堂记》中赞扬道:“莆虽小垒,儒风特盛,自绍兴以来四五十年,士知洛学,而以行义修饬闻于乡里者,艾轩先生实作成之也。”好学深思的朱熹师事林光朝,教学相长。林光朝理学思想和兴化发达的文化,在朱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气毓水南开甲文献名邦

 

作为闽中理学重要分支,红泉东井之学的光辉点亮了当时的文化重镇——黄石。

 

黄石古称水南,位于今莆田市区东南约9千米谷城山北麓,南洋平原中心。宋初,已是有二条大街的市镇,相当繁荣,贾舶往来频繁。据黄仲昭的《八闽通志》上册记载:“黄石市(镇)在府城东南,跨连江、莆田、景德、谷清四里。居人延亘千余家。其秀民多读书、登仕版……市井之盛,为莆一大聚落也。”

 

离黄石文庙不远的显济庙位于黄石镇井埔村,始建于北宋。宋高宗时,敕封朱玑八世孙朱默为彰烈嘉佑侯,理宗加封灵威嘉侯。承袭至今的“敕赐显济庙”记载着水南朱氏作为莆田望族的辉煌历史。同时,显济庙还以“群仙书社”蜚声彼时文坛,翻开庙藏《井埔村志》可一一历数从此处出有举子众多,而功名者“凡四十有二人”,诠释了“莆阳开甲地,闽学衍云礽;琳井家声大,古田世泽长”。

 

绍兴三十年(1160)十一月,朱熹慕名来莆访黄石红泉义斋,聆听林光朝讲学时,欣悉黄石井埔族人朱德所营造的“群仙书社”培育出大量俊彦,特前往访谒,并在栖宿地莆田壶山书院,为其赋《群仙书社记》长诗:“莆阳山水冠四方,气毓水南龟屿庄。储才挺秀不易得,今昔往往皆流芳……莆人说此小瀛洲,群仙跨鹤来倘佯,壶山巍峨兰水沧,先生之风同其长。”显济庙将此诗著石碑刻于墙上,以彰“群仙书社”文风之极。

 

黄石市(镇)郊有一座山,海拔146米,原名城山,山上原筑有寨城,因而得名。后经莆田文士雅化衍成谷城山。在东井学堂授徒之前,林光朝还在谷城山的松隐岩、国清塘旁的濯缨亭和五侯山的涌泉岩等地,构筑草堂,传道讲学。明代状元、邑人柯潜在《蒲弄草堂》诗中赞叹曰:“艾轩先生鸣大宋,绝世文才岂天纵?横经讲道倡莆中,别构茅堂向蒲弄。”

 

随着城镇开发,谷城山已被大部分开挖,过去山上树木葱郁,满目青翠,又因山坡上下几里地遍是梅林,白皑皑的梅花从开放到花瓣飘落满地时,好似北国雪花飘扬,故有“谷城梅雪”之称而成为莆阳二十四景之一,而今不复存在。国清塘也已被填埋成陆地,濯缨亭亦不见踪迹。但谷城梅雪和国清塘的景象还留在居住于谷城山下下庄村退休医生陈祖雄的印象里:“国清塘上建有濯缨池、濯缨亭,朱熹来莆田时还书题‘濯缨亭’和‘天光云影’二块匾额石刻。”

 

据清代学者林岵瞻修《莆田县志稿》古迹中载:在国清塘上,朱文公(朱熹)书“濯缨亭”及“天光云影”。《闽书》卷之二十二云:“松隐精舍。宋林回年延光朝讲学于此,朱文公(朱熹)曾过之。”可见朱熹确系到过谷城山。对此,莆田朱熹研究学者俞宗建经多方考据后认为,朱熹所作《观书有感二首》其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绘的景象正是出于黄石国清塘。半亩方塘真是在国清塘吗?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究,可肯定的是朱熹与莆田确实有着不解之缘。

 

承上启下奠基闽中理学

 

循着国清塘旧址,记者探得如今的黄石下庄村(古称霞庄)还可见木兰溪分流入村的沟渠。“国清塘的源头就是木兰溪水,灌溉下庄平原,水运发达,有泊船的码头,客留埕,沧浪楼等,十分热闹。”自小生活在下庄的书法家陈文宁回忆道。

 

据《八闽通志》载:“唐贞观元年置,另说观点为唐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置所建,今林氏宅(林光朝撰“横塘别墅耳”)濯缨池,是水与木兰陂相灌注,澄碧百顷。壶公、谷城倒影其中。”

 

俞宗建对比发现,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李丑父,其所作《城山国清塘》“平田一水自滢洄,汇入方塘(半亩方塘)亦壮哉”与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组诗句押韵相同,诗境相似,可谓相为表里,相映成趣。

 

顺着国清塘源头,便寻得水源木兰溪,建有木兰陂。清代莆田学者陈池养在《濯缨亭》诗中曰:“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威名区……当时紫阳(朱熹号紫阳)闻风至,尤爱于渊饶理致。况复澜回木兰陂(按:朱熹与家住木兰陂旁的“木兰书堂”主人郑耕老交游甚密,曾造访并游木兰陂),更得影倒壶公翠。扬清激浊留斯亭,不坠书亭嗟飘零。我今千载寻古迹,惟觉天高遥峰青。”

 

“《观书有感二首》之二中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正是描绘木兰春涨后的景致,木兰溪水漫过木兰陂堤坝,冲走搁浅在泥滩上的大船,涌现‘蒙冲巨舰一毛轻’‘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唯美意境。”俞宗建在研究中结合朱熹研究者刘述先的论著总结,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五月,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和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月朱熹曾三次拜访李侗,此时他仍处于求学领悟阶段,便作诗《困学》二首,诗中“旧喜安心苦觅新,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以表达困顿,而到了1161年春,其所做《曾点》《春日》《春日偶作》《观书有感二首》诗中,皆表示其思想开始进入“无边光景一时新”阶段。俞宗建认为:“从史学角度审视完全可说,正是莆田求学之行,使得朱熹如沐春风,困途知返,‘逃禅归儒’,归依正道。”

 

从各类史料中不难得出,朱熹的思想发展与莆田对他的影响息息相关。而林光朝与红泉学派兴起于二程、朱陆之间,在传播理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林光潮创立“体用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上反对只搞训诂和从事经院烦琐哲学的研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实践是根本,主张按自然的法则去解释现实的社会,同时主张学无止境的求学精神,推动闽中理学的发展。

 

 “东井书堂留古迹,南塘学府育英才”。黄石一带至今流传的这一佳句,是对红泉学派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城山青,黄石出公卿”,黄石成了当时莆田文化的一个中心。仅宋绍兴二年(1132)至宋绍兴三十年(1160)的29年间,应试士子就多达数万人,登进士第的就有150余人。

 

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钩沉史学则可鉴,当年的红泉学派促进了宋代莆田地方文化的发展,对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