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徐州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10-09 19:16:49
标签:


原标题:激活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八月二十日己巳

           耶稣2017年10月9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22—24日,由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家文化高层论坛暨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徐州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传统家训、家风、家礼、家德文化,中华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等话题展开研讨。

 

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离不开家文化

 

家庭建设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兴盛、社会和谐、个体幸福。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授葛晨虹表示,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体系中,“家”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意义,中国形成了以家为核心的浓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修、齐、治、平”的治国思路模式。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离不开家庭建设,必须重视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家文化是国文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切实路径。”在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教授陈延斌看来,家庭发挥着抚养、赡养、教化等基础作用,国家社会这个大共同体的稳定以家庭这个小共同体的良好建设为前提,家庭稳定、邻里和睦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基础。强化家庭建设,能够为社会稳定做好保障,为社会建设打牢根基。


陈延斌表示,良好的家训、家风、家庭文化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德”的力量。一个文明进步、健康向上、欣欣向荣的社会,必定依赖民众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良好家风则是塑造个人价值观、培育个人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是涵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工程,中国传统家训、家德、家风、家礼、家学中蕴含的诸多有益的教化内容,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

 

“家是个人连接社会的中坚组织,一个人的文化教养、习惯养成、理想抱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孔德立谈到,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仅是生之本、养之本,更是教之本。在中国传统家文化中,家规、家训、家礼、家法、家学与家风作为主要标识,在家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有观点认为传统家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自由,这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家是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教育基地,家风是社风、国风的基础。无论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还是从古代大家族向现代小家庭的转变,都要重视家文化在家庭建设、道德建设、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家庭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本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认为,家庭、家教和家风是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的根脉、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民族血脉永续的源泉,是树立健康而强大的价值观的根本载体。传承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对个人的品德形成、道德养成、价值观培育具有独特而不可代替的作用。当前,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这一任务迫切而重要。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家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世代传承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反映当代中国特色、适应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应当是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文化建设本质要求的新文化。”陈延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应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精神风貌。“对待传统家文化,必须有所扬弃,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家文化建设,打造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家文化。”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振表示,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传统家训,对其优秀成分与良好表达形式要继承、弘扬,对其明显过时或糟粕性内容要坚决剔除,并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推陈出新,使传统家训重焕活力。此外,无论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化,都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要兼顾好的思想内容与适宜的表达形式,教育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受教育者生活,表达形式则要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

 

推动家文化建设和家庭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葛晨虹表示,家庭建设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全社会都要深刻认识家庭建设对家庭幸福、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把家庭建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营造家庭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和社会规导机制。在传统家庭文化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应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激活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文化基因。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