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综述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08-01 00:13:11
标签:


“张栻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王丽梅、高雷(湘潭大学 德阳市弘正书院)

来源:《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周景耀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5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闰六月初九日己未

           耶稣2017年7月31日

 

2015年9月26日--9月27日,“张栻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德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德阳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会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钦夫,号南轩,后人尊称张宣公,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旨封华阳伯,秩于从祀,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从事孔子庙廷。张栻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一代学者宗师”,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本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激发了人们对张栻及其思想的认识与重视,同时激发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神圣感。继承和弘扬张栻的思想,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个人的素质和涵养,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助力,既是本次会议的宗旨,也是张栻思想乃至民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德阳作为本次会议的举办之地,既说明了市领导对张栻研究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政府以文化兴市的实际举措。

 

2015年9月2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德阳文庙庄严地拉开帷幕。会议由德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也主持,德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赵辉、张浚张栻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劲松、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徐万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分别为本次会议致辞。来自来自韩国、台湾、澳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海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及相关文化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收论文30余篇。

 

会议主要围绕“张栻的思想与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以“主题发言”、“专题研讨”、“露天会讲”等形式对张栻思想展开交流和讨论。韩国学者苏铉盛将张栻的哲学精神概括为“道器一致、本末精粗一致、天命与仁心贯通”,认为“道器一致”是张栻理学思想的基本预设,“天命与仁心贯通”是心性论的基本预设,而“本末精粗一致”是张栻工夫论的核心。台湾清华大学的陈珏先生以全球视阈,对中外学术界关于张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认为翟理思、余英时、陈荣捷等人的张栻研究成果代表了文、史、哲三个学科对张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由此可见汉学研究范式转移的趋向。四川师范大学的蔡方鹿教授考察了张栻思想中所蕴含的“反四风”资源,并为当今社会的“反四风”思想及活动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借鉴。四川大学的杨世文教授以张栻的《论语解》为中心,论述了张南轩修身正己、尚德慎刑、勤政敬事、爱民节用和知人善任的治国理政的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四川大学的粟品孝教授提出从“论说”和“事业”两个维度,既观其言,又察其行,方能完整和准确地理解张栻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实践意义。岳麓书院的肖永明教授考察了湖湘学派对周敦颐“理学宗主”形象建构所起的推助作用,认为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不遗余力地推崇周敦颐,才使得周敦颐在理学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宁波大学周景耀老师通过梳理张栻对诸葛亮的论述,考察了其以“仁义”为中心的史观,在此基础上,对“义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借此对近代以来的思想文化观念进行了反思。武汉大学的文碧方教授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张栻与胡宏、张栻与朱熹之间的关系,认为张栻在实际中践行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学风,朱熹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与张栻的交流、讨论是分不开的。湘潭大学的王丽梅教授考察了张栻与朱熹关于太极问题的交涉与论辩,进而说明张栻与朱熹二人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论辩促进了二人思想的成长与成熟,推动了南宋理学的发展与完善。华东师范大学的付长珍教授讲述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张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问题。安徽师范大学的叶文举教授以张栻对《诗经》的研究为切入点,指出张栻的诗学既有理学特色,又有文学特色。重庆科技学院张申平教授认为张栻的文学思想具有湖湘文统的特征,重视文学的“性情之正”,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的黄阿莎通过对比张栻的诗歌与王维的诗歌,认为张栻的诗歌是宋代理学与宋代诗学共同影响下的产物。清华大学博士后杨朗对《南轩易说》进行了剖析,认为其目视的是天道之下圣人恰切的用心。北京大学的赖和平从张南轩的内圣之道反观当下的国学教育,并对当前的国学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南开大学的吴亚楠对张栻以太极解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该命题体现了张栻对胡宏思想的继承,因此张栻维护了湖湘学统。武汉大学的邹啸宇指出张栻是以“体用相须、贵体重用”的观念来建构其外王之学的,并认为只有“体用兼备、本末具举”才能真正实现仁政。湖南大学的张建坤从“立君为民”、“君臣共治”、“养民与教民相统一”三个层面考察了张栻的政治思想。成都地方志办公室学者胡杰对张栻的经学与理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张栻的经学是其理学的基础和根据,理学是经学的深化和展开。弘正书院院长高雷对张栻关于书院建设的思想及其对今天的书院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纪洪堤则以张栻为切入点,探讨了佛教的修为与儒家的修为之异同;蒋德伟论述了张栻的太极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提出张栻的太极思想是开启和学好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兰州大学的李可心从“心”的角度剖析了张栻思想式微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任仁对张栻与吕祖谦的书信往来进行编年考证;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的宁志奇对张南轩故里绵竹市的遗迹和史迹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四川幼师的胡俊俊认为张栻的《论语解》与朱熹的《论语集注》在引录前贤训义方面颇多相同之处;德阳广播电视大学的罗晶宝对南轩故里绵竹的对联文化进行了研究;绵竹南轩中学教师陈苛军结合南轩中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张栻的知行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对张栻的思想提出了真知灼见,在此不一一详述。

 

9月26日晚细雨蒙蒙丹桂飘香,德阳孔庙大成殿前的露天会讲热烈展开,上百余人聆听并参与了会讲。会讲以“斯文”为主题,由肖永明教授主持,首先由杨世文教授破题,陈明、陈珏、刘国鹏、付长珍等专家相继围绕“斯文”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视阈阐发了自己的看法,并与在场的学者和听众进行了问辩和互动。以“斯文”为主题进行会讲,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与普及,也是对当下文化建设得失的审视和展望。寓意丰富而深刻,陈明先生一语道破其价值和意义:“我们在此谈‘斯文’,我们前面有上百双眼睛在关注着我们,我们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孔子)在看着我们,更让我惶恐和担忧的是当下社会对‘斯文’的缺失。”此次文庙露天会既是对朱熹与张栻岳麓会讲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又是文化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一次交流与汇演。

 

2015年9月27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行绵竹瞻仰了张咸及其夫人计氏之墓,参观了紫岩中学和南轩中学,并在南轩中学举行了闭幕式。蔡方鹿教授作总结发言,市领导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张栻的研究进行了规划与展望,给与会的专家学者以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纵观本次会议,有如下特点:

 

一、会议形式别具一格。本次会议在文庙举办,开幕式采用释奠礼,这些顿然增添了会议的严肃性和敬畏感,油然而起的是对民族文化的敬重;即便是露天会讲气氛自由而热烈,同时,露天会讲开本地乃至全国文庙的先河。闭幕式移步至绵竹市南轩中学举行,不仅使与会学者亲临感受南轩故里之气象,同时体现了市领导对南轩中学的关怀。

 

二、与会者都是海内外潜心研究张栻的专家和学者,而且有的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张栻的研究,这样不仅保障了会议的专业性、高端性,从而也保证了会议的质量,为期两天的会议既紧张又充实,既井然有序又高质高效。

 

三、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德阳市政府不仅主办本次会议,而且德阳市和绵竹市相关领导亲临现场并致辞,赋予于本次会议重要使命,鼓励和支持对张栻的研究,并指示将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