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E两会提案第983号:关于停止强制计划生育的提案

栏目:反思计划生育政策暨放开二胎
发布时间:2010-04-16 08:00:00
标签:
  
2009-3-3 星期二  

   
   
  提案类别:民生类提案 
  主办(上报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协办: 国务院 
  提案人: 杨支柱  
  政治面貌:群众 专属团:砖家团 会员编号:9049  
  内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强制措施和一胎化政策虽然控制了人口过猛增长,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多数国民人均福利;但是带来了大量妇女和儿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受挫、国民道德观念蜕变、人口出生缺陷率上升、人口老化、性比例失调、独生子女难教、无子女家庭剧增、行政成本超高、未来兵员匮乏等一系列恶果。 
   
  作为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化政策立论依据之一的“资源有限和人口增长无限论”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经验依据。许多资源远比我国紧张的国家比我国更富有,而发达国家普遍担心的是人口下降。强制计划生育的另一个依据“减少人口以增加人均财富”蔑视人的价值,鼓励孩子要求父母杜绝兄弟姐妹以增加自己可享用的财富,是反道德的;也是不经济的——即使不谈独生子女政策下对衣物、玩具、住房利用效率的降低与出生人口减少导致的校舍、师资等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多养一个孩子也不过将三口之家的财产四个人分享,而孩子未来的养老负担却减轻了一半! 
   
  强制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有些人吃成大胖子而给所有的人定量供应粮食,就同样没有理由因为少数人生孩子超出自己负担能力而在全国推行强制计划生育。评论家秋风说,计划经济不可行,包括人口在内的其他领域的计划同样不可行。何亚福先生进一步认为强制计划生育比计划经济更不可取。是的,钱可以每家一点四元,孩子却不可能公平地做到每家一点四个(现行政策生育率全国平均1.382),强制计划生育下的生育权(实际上变成了特许而非权利)必定是不平等的,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权力侵入家庭这个私生活的最后堡垒。 
   
  当我们对于物质资源的配置基本采用市场模式时,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的生产却反而强化了计划模式。由于人口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性,我们到今天还在享受过去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好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正是因为过去人口自然增长所带来的雄厚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商品和劳动力出口的竞争力,一方面帮助我们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造就了今日中国的经济繁荣。可是我们居然在大量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埋怨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的上一代生孩子太多,影响了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口的持续发展为前提。易富贤先生指出:要保证人口世代更替,目前发达国家需要总和生育率(妇女平均生孩子数)为2.1;由于非正常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比发达国家要高,中国则需要总和生育率在2.3以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再次证实了1.3左右的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5亿增加到现在的13亿,主要是因为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延长到73岁。但是寿命不会无限延长。从五十年代中期至1991年,除了1959-1961年这三年以外,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或以上,其中1963年到1974年平均每年出生2600万。等到195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开始死亡,将出现一个长达三十五年的人口“泄洪”期,每年死亡两三千万。这意味着中国今后需要每年出生2000万以上的孩子才能缓解人口老化、防止人口锐减。但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之后平均每年只出生600多万女孩。可见,未来每个妇女需要生三胎以上才能维持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而《 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现在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3个,未婚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仅为1.46个。由于晚婚、晚育、单身、不孕(中国原发性不孕率高达17%)等人群比例增加以及养育能力的限制,实际生育率往往远低于生育意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口问题是一颗定时炸彈。中华民族却正在迅速衰老,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现在停止强制计划生育,既增加目前的消费从而推动就业,也缓解未来的养老负担,可谓“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建议人:杨支柱 http://wtyzy.com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