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宋代的科举制度跟唐朝的有什么不同?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17-05-10 22:42:06
标签: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宋代的科举制度跟唐朝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四月十五日丁酉

           耶稣2017年5月10日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朝,确立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元朝时式微,明清又得复兴。尽管自隋唐至晚清,历代均推行科举取士,但具体制度又各有不同。那么宋朝的科举制与唐朝的又有什么差异呢?

 

从打破阶层固化的角度而言,跟隋唐时期相比,宋代科举有几项制度创新是可圈可点的。

 

 

 

锁院•封弥•誊录

 

其一,宋朝科举考试更加强调程序的公正,更有利于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隋朝为科举草创之时,考试制度尚很简陋;唐代科举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不甚用心,以致存在很多作弊的漏洞,比如唐朝科举允许“公荐”,每到开科之年,朝中权贵便纷纷宴请主考官——“知贡举”,向他们推荐心仪的进士人选。所以唐时的科举,往往尚未开考,而录取的名单及名次已经预定下来,考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礼部侍郎崔郾被任命为知贡举,前往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长安的公卿都来给崔郾饯行,拜托崔郾留意他们的门生子弟。其中有一个叫做吴武陵的太学博士,带着一篇《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侍郎请看这《阿房宫赋》,作者的才华好得不得了。”崔郾读了《阿房宫赋》,认为杜牧的文章的确写得好。吴武陵趁机说:“请将杜牧录为状元。”崔郾说:“这事不好办,不瞒你说,状元已经许给其他人了。这样吧,我将第五名安排给杜牧吧。”当时有人反对将杜牧列为第五名,称杜牧这个人品行有问题。崔郾说:“已经答应了吴君,不可食言。不管杜牧是杀猪的,还是卖酒的,都给他第五名。”

 

这种名为公荐、实为请托的做法,到了宋代就不被允许了。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美国的大陪审团遴选出来后,与要求与外界隔离,以免受干扰)

 

宋太宗时,又创设“封弥制”,即将考生答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密封,代之以字号,又叫“糊名考校”。这样考官在评卷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某卷的考生是何人,就算想给熟人卖一个人情,也无从下手。(今日的高考评卷还沿用宋人发明的封弥制)

 

不过,“糊名考校”并不能完全杜绝考官徇情,因为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认出答卷是不是出自熟悉的考生之手。到宋真宗时,朝廷又设立“誊录制”,堵住了“封弥制”的制度漏洞。所谓“誊录制”,是说每一份考生交上来的试卷,都要经专门的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将副本送考官进行评卷。

 

应该承认,锁院制、封弥制与誊录制的推行,使得宋代科举的考试程序更为公平,“一切以呈文任去留”,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从中受益的,当然是那些朝中无贵人、胸中有才学的寒门读书人。

 

 

 

“矫正的平等”

 

其二,宋朝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甚至有意抑制世家,照顾寒门利益。

 

隋唐之时,门阀制度尚有遗存,政治几乎为世族垄断,社会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门第壁垒。这一门阀制度遗存在科举中也有体现,比如世家子弟占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人脉资源,可以通过“公荐”获得主考官的照顾,因此,寒门子弟借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机会尽管存在,但不可高估。

 

赵宋立国后,有意在科举考试中抑制世家子弟。开宝元年(968)三月开科,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名列第六,但宋太祖说:“闻陶谷不能训子,陶邴安得登第?”命宰相加以复试,陶邴在复试时成绩及格,才被录取。之后宋朝立下了一条原则:“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

 

雍熙二年(985年)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的从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均在科考中名入上等,但殿试时,宋太宗认为,“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俱罢之,将名次让给寒门子弟。此举看似对“势家”不公,但从化解阶层固化的角度看,却体现了一种“矫正的平等”。——类似道理,可参考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

 

与此同时,宋朝政府还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提供经济资助。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成本,包括从家乡到京城的路费,偏远地方的贫家子弟往往因为掏不出盘缠而不得不放弃了考试。针对这一情况,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下诏:“国家岁开贡部,敷求俊乂,四方之士,无远弗届,而经途遐阻,资用或阙,朕甚愍焉。自今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举人,往来给券。”西川、山南、荆湖的读书人进京考试,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并在官驿借宿。

 

宋朝的地方政府也相继设立“贡士庄”与“贡士库”,资助参加科考的当地士子。贡士庄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田放租,以田租为基金,给当地赴考的读书人提供经济资助。贡士库则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款,成立一只基金,基金的本金通常用于投资解库(相当于钱庄),再以放贷收取的利息资助应考的当地士子。

 

贫家子弟参加科考的经费有了着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童话才有变现的可能性。

 

 

 

宋朝进士出寒门

 

其三,宋代取士的规模远超隋唐时期,寒门子弟被录取的机会也更大。

 

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研究者对《旧唐书》记载之人物的出身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这一情况到了宋代就扭转过来了。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从南宋宝祐四年的《登科录》来看:当年录取了601名进士,其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只有184名,寒门进士占了绝大多数。

 

研究者还发现,“《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以宰辅的出身来作统计,情况也大体相似。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从负面想象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是维护“封建专制”、禁锢读书人思想的工具,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文化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不带偏见,摒弃成见,便会发现,科举制度其实为传统中国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士人政府,一个流动性的平民社会。

 

(注:本文完整版本首发于网易新闻“十号院”、网易云课堂)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