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圈粉”?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2-09 22:20:24
标签:

从央视节目看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圈粉”?

来源:新华社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正月十三日丁卯

          耶稣2017年2月9日

  

 

 

2月7日晚,来自上海的高一女生武亦姝再一次让无数静候的粉丝赞叹、欢呼。在《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这位被广大网友誉为“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上海“00后”女孩,以10场比赛最高分的成绩夺冠。

 

随着《中华诗词大会》的播出,武亦姝等诗词高手纷纷走红,掀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吟诵热、传播热。现代社会,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弘扬、“圈粉”?如何长久保持校园乃至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用实力诠释“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年16岁的武亦姝,在《中华诗词大会》上横空出世:第四场比赛中,她在与百人团同答题的环节中,一人横扫全场,不仅9道问题全部答对,更是创下了308分新纪录,成为《中华诗词大会》播出以来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让主持人董卿和两位点评嘉宾都赞叹不已。

 

1米8的身高,俊秀又温婉的外表,处变不惊的气场,让武亦姝在节目播出后“圈粉无数”。不仅吟诗诵词拿手,这位姑娘还写得一手好字。

 

除了武亦姝,诗词大会上还有两位来自上海的小女孩同样惊艳全场——13岁的侯尤雯和16岁的姜闻页。作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海参赛者中唯一一名初中生,侯尤雯在现场的表现可圈可点,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评价为:“娉娉袅袅十三余,正值豆蔻年华。”姜闻页就读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她淡定的台风,不仅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分活跃”,就连节目主持人董卿都惊疑“自己是不是不够稳重”。

 

除了三位上海姑娘,《中华诗词大会》的其他参赛者,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来自河北农村的白茹云,艰难抚养弟弟长大,如今家境依然贫寒,她从小喜欢读诗,在台上大声念出自己的人生信条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南开大学毕业生王轶隆身患癌症的母亲病情出现反复,他毅然告别赛场回家为母尽孝;自行车修理工王海军在生活中一边修自行车,一边作诗,他说:“只要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人生处处是诗意”……

 

现代校园,更要让传统文化浸润课堂

 

在人们印象中,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学霸”们的强项往往集中在外语、计算机等科目,为何亮相的“才女”传统文化底蕴如此深厚?

 

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士介绍,上海将包括古诗文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从语文学科、拓展课程等多个渠道入手加强古诗文教育教学,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写字等级标准要求,将“书写经典”纳入规范汉字书写内容之中。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吕志峰看来,纳入课程体系、搭建活动平台、培育骨干教师,正在成为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抓手。

 

或吟或诵、歌之舞之,例如嘉定区编写了拓展型课程区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选择古诗词谱曲、推广吟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尝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们解读古诗,再将德育内容通过音乐形式传递给学生。徐汇中学、建平实验中学和曹杨第二中学等分别开设了《古诗词吟诵鉴赏》、《诗海拾贝》、《诗经选读》等拓展课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研发了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共六册,与语文课本同为必修,其中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在电视节目中为武亦姝赢得最多赞叹的诗句,正出自这首诗。

 

上海市教委语管处处长凌晓凤表示,上海培养了一批“中华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阅读指导骨干教师”,并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要求纳入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价体系。如今,上海已有300余所市级语言文化规范示范校,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此外,上海教育部门还精心打造市民诗歌节、“我爱汉字美”“我爱中华诗词美”“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等诸多创新活动,参与总人次超过百万……

 

源自兴趣,更期待沃土

 

从去年流行网络的“我有一壶酒”诗词续做让人感叹“国人诗性未死”,到《中国诗词大会》上走来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擂主,古诗词传统文化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惊人魅力。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活动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所谓荧屏清流,‘清’指其品质与品位,‘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观众心里。”

 

“像武亦姝这样的古诗文达人我们学校每一届都有,有的孩子读诸子写了很厚的随笔,有的更能朗朗背诵离骚等诗篇。”武亦姝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告诉记者,“期待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多的教师,用自身对古诗文的热爱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

 

《中华诗词大会》以及各位诗词达人的“走红”,也再度引发了社会关于家庭教育的热议。中国素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在经历了英语、奥数等科目的长期“称霸”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回归。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章友德认为,如武亦姝、侯尤雯这样的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厚的诗词功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童子功”,打小喜欢,从小学习。“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参与喜欢的活动、培养兴趣,当更多的孩子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去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当孩子们真正以兴趣来学习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传统就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思想理论教育》主编吴强说,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推动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无独有偶,原计划在大年初三亮相的“戏曲广播操”提前一个多星期在网上曝了光,激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兴趣,还没正式播出就引来了很多粉丝。这套操的长度和分节跟广播体操差不多,用的还是“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腿部运动”等熟悉的名词,但具体内容都来自戏曲,包括“单拉山膀”“飞天十三响”,以及热身运动的“腕花小云手”等。这些程式化的戏曲动作换了个“语境”,竟变得十分清新可爱。

 

吃相坐相让“文”慢慢“化”

 

戏曲广播操来了,下一步呢?还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能这样自自然然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开开心心?一定有的,但文化还是让“文”慢慢来“化”的好,不妨先看看每天几分钟的戏曲动作会在做操人身上积淀下什么样的文化能量。人的行为大多与肢体动作紧密相关,所有的教育都要从身体开始。除了父母从小给孩子教的“吃相”“坐相”,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前四项都直接体现在肢体的规范和训练上,绝不是“读书”两个字就能涵盖的。近年来有学者从西方引进时髦的“身体理论”,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重要的身体理论及实践,重新发掘自己的文化传统会更有现实意义,也有助于纠正常见的只讲空头理论的偏向。譬如,当今人们常看到社会上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有人称之为“粗鄙化”。上海市文明办不久前推出新“七不”规范(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垃圾不乱扔、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序不插队),倡导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非常接地气。而从另外一方面看,这是个负面清单,聚焦于需要清除的负能量。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培育正能量的方法呢? 这就是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的“礼”的规训。当然也可以要求人们去背诵甚至抄写相关的规定,但那未必真能见效,弄不好还会造成“逆反”;如果能把有些规范编成好看好玩的动作,让人学着去做,效果会更好。

 

体礼艺三者结合才能让人喜欢

 

等广大青少年通过每天几分钟的戏曲广播操慢慢习惯了这种中国特色的肢体动作,练成了富有美感的第二天性,这套操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带进一些优雅的传统礼仪动作———诸如以前某些版本的戏曲操中已经出现了的相见礼。编创的肢体动作如果经常重复去做,就不再只是“体”的动作了;因为成了仪式,必然还会附上“礼”的意义;如果编得好看好玩,那就还是一种“艺”。这三者的结合非常重要,机械死板的规训动作只会令人厌烦,有了艺术性就能让人欢欢喜喜地去做。广播体操的推广是这样,传统文化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做操,哪是戏曲呀?既不唱也没戏。不错,这只是把几百个戏曲剧种中最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部分先拿出来、玩起来,希望孩子们做惯了以后,至少有一部分人会喜欢上用这种程式动作来表演的戏曲。而对戏曲人来说,没戏不唱是为普及戏曲先做的一点“牺牲”,就是肢体动作也不大可能要求像专业的戏校学生那样标准,因为现在的目标是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好看好玩———没准哪天这些不太标准的动作还会吸引戏曲演员,反过来促进戏曲变得更加大众化呢!近六七年来,我们在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校编演戏曲系列剧《孔门弟子》,也常遇到类似的问题。为了普及,我们有意降低了原本是京剧的“京”味要求,把昆剧、越剧、二人转都移植过来,甚至让外国演员加上他们熟悉的肢体风格,故而吸引了很多文化背景各异的大中学生来看、来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让传统变得好看好玩,也许是传统文化获得新生的一条可行之路。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