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超 刘青旭】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24-06-26 16:07:07
标签:

“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

作者:王艳超 刘青旭(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刘青旭,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四日甲寅

          耶稣2024年6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彼此契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以“第二个结合”更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其对二者有机结合的积极探索使得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

 

一、民本思想与人民立场彼此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指向

 

任何文化形态都需首先回答“何为根本”这一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高度契合,二者相互结合,推动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指向。

 

《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人在其政治实践中认识到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根基,也是君主获得政权的关键。“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同样体现了这一思想。《荀子·大略》中写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说明作为君主应当做到重视百姓、顺应百姓、为百姓谋福,实行“富民利民”的国家政策。《宋史·危昭德传》继承了前人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者,邦之命脉”。我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主张施行“仁政”的思想,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构建了民本底色,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思想源泉。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这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根本上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把握人民的本质特征,并指出人民为追求现实利益而进行生产和创新,在实现个人目的的过程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承认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阐明了人实现自身解放的使命。马克思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始终未改变对人民立场的坚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揭示了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之维,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与民本思想相互契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底色,新时代更要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推进二者相互契合,使得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

 

二、大同社会与理想社会彼此相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彼此相通,二者在价值旨归与理念主张的内在一致性使得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

 

春秋末期,孔子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所谓大同,就是指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睦相处、各有所得所乐。老子则设计了一幅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蓝图。孔子、老子等皆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展望讲信修睦、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天然土壤。

 

尽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道家思想的起源不同,但从价值旨归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与大同思想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剥削和压迫将不复存在,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也将随之消亡,战争也会消失。这种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进行把握与展望。

 

此外,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中考量,提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并作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南真实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相通的理想社会诉求,二者都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融洽和谐。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理论话语霸权,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人民对天下大同的美好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共产主义理想呼应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诉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使得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

 

三、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二者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是先贤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守的初心使命和共同追求。从相互契合到有机结合,并非简单组合,也不是机械联系,而是从各层面实现的内在的有机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铸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始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具备良好的中华文化底蕴与深厚历史积淀,传承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的朴素追求,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不断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以“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更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积极推进二者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二者相结合,为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依托。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时空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历史逻辑和主体性逻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中国底色、文化底蕴,让中国式现代化成为赓续中华古老文明的现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二者彼此契合,相互成就,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