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修身: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与大学思政的理论基础
作者:周思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五日己丑
耶稣2023年11月27日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国一项庄严而紧迫的任务。在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多元文化较量更加激烈、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何使当代大学生能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思考如何在大学思政理论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大学思政”的本质是学生对内在理念、思想、欲望、行为的自我管理
我们认为,“思”的本质为“思想”,“政”的本质为“管理”,“管理”包括两方面:一为外在的“管理”,包括世界、社会、国家、地区、部门、集体中的宏观管理,它与个人的关系是宏观的、社会的、外在的;二为内在“管理”,它是对个人、对自身内在的理念、思想、欲望以及行为等进行管理,这是管理最深刻的内涵,它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是非强制性的,是出于个人自觉自愿而形成的,正是这种自身内在自觉管理,才会使外在的管理得以建立。大学思政的本质内涵是学生个人对自我内心理念欲望和社会责任的自我认识与管理能力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中关于“自我管理”的五个概念
个人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与完善的理念,与我国传统的“明德修身”思想观念是一致的。“大学之道”的正式提出见于孔子学生曾参《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首先提出了大学之道“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因此,中国传统大学之道“明明德”的“八目”中,自我管理的概念就占有五个: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足见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首先是从个人开始的,而个人又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开始,显示出中国古代管理深入到人的本质的心理心性层面,表现出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非同寻常的深刻性。
“大学之道”不断上升的文化地位说明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至宋代开始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并且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考试程序”,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用书,使《大学》的地位更加显赫。清代鼓吹复兴汉学,《大学》地位依然重要。
《礼记·大学》在中国文明中不断上升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证明中华文明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富裕、国家政治的强盛,还在于超越政治层面的全面修养和道德境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崇高的社会理想表现出中华民族理想的崇高性与超越性,这个理想恰恰在《大学》中比较完备地表达出来了,可以说,“三纲八目”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社会价值。它是诚心的、正大的,也是不断努力、不断自省、不断与他人和睦相处、不断自我批评,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文明,这个文明的内核就体现在《礼记·大学》中。
明德修身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文明基础
(一)修身教育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知的极致
《礼记·学记》论述古代仁君圣王建邦立国,治理民众,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我国古代以明德修身教育作为人生幸福乃至社会政治治理的原则。道德不好,修养不够,学问不好,自私使人远离,都不能达到齐家的目的,更难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而对于国家管理者的要求则更高。
(二)德行是众人附、国用足的根本
《礼记·大学》“《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由此可知,德行才是最根本的,财富不过是枝末而已。我们可以揭示一个君王德行与民心、土地和国家财富的逻辑关系简图。
有德行→众人附→有土地→生万物→创财富→国用足
由此可见,德行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是众人附、有土地、生产力创造财富的基础。那么今天,我们如何坚守心中的德,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行”教育,继而将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
责任编辑:近复